logo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首 页 陕 西 原 创 国 内 社 会 国 际 网 事 视 界 专 题 回 顾 视 线 时 评 政企快线 人事任免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视线
四川透水事故矿长述井下25小时:就是有点饿
http://news.hsw.cn    来源: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2010-11-23 09:5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升井时

  29人分6组依次升井他排最后一个出去

  张洪良派了一名矿工,每两小时查看一次漏水点,一有动静,立刻通知大家。这名随时查看漏水点的矿工很快就带来了好消息:有人来救他们了。

  “大约在早上六七点钟的样子,我们听到了隐约的说话声,刚开始还以为井下还有人被困,仔细一听,发现声音是从上面传来的。我赶紧喊工人去敲一下坑壁,让上面的人知道,我们还活着。”张洪良说。

  被困的29名矿工一下子看到了生的希望。上面抽水仍在继续,张洪良开始组织升井矿工的次序。他将29人分成6组,每组5人,按照次序升井。“不然的话,大家都争着出去,要乱套。”

  他把自己安排在第6组,第29位。“我肯定要最后一个走,我是组织他们依次升井的人,我如果先走的话,没有人来维护这个秩序,肯定会乱。”他说。

  昨日中午12点25分,47岁的矿工刘明全第一个到达地面。在此后不到一个小时内,29名矿工被次第救出,并被紧急送入威远县人民医院。

  下午1点19分,最后一名被救者——50岁的张洪良成功升井。

  下午4点,张洪良取下了一直蒙在他眼睛上的眼罩。他觉得自己身体已经恢复,“只是觉得有点饿,有点困。”他觉得这次的救援速度超出了他的想象。“比我想象的要快,我没想到,他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救援,这是一个奇迹。”他说。

  唯一两盒剩饭

  被饿得受不了的矿工吃了

  29名被困矿工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吃什么?

  在意识到被困在矿井后,张洪良估计,外面的救援可能要花上三天或许更长的时间,这几天内的吃饭问题,成了困扰这29人最大的问题。

  透水事故发生在上午11点40分左右,正是矿工们刚吃饭的时候。“井下也许还有没吃完的剩饭。”张洪良想,他马上带人去坑道内寻找,找到了两盒还没吃完的剩饭。

  这两盒剩饭,成了29个人的救命稻草。张洪良将两盒饭放好:“这两盒饭大家都不能动,再等两天,大家饿得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才能吃。”

  这两盒剩饭,成了29名矿工继续等待救援的希望。

  然而,这个希望在不久之后就被“吃掉”了。“大约是在当天晚上的时候,有两名矿工拿起饭盒,把两盒饭都吃了。有人边吃边说‘我饿得实在受不了了,不管那么多了’,拉都拉不住。”张洪良说。

  两盒剩饭被吃掉后,张洪良开始很气愤。“后头想了下,算了,如果处理吃饭那两个矿工,肯定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情绪。”

  “剩饭事件”不了了之,29个人继续等待救援。让人欣慰的是,29人虽身处逆境,但情绪还算稳定。“没有人哭,没有人写遗书,也没有人留遗言。”张洪良说。

  设计自救方案

  张洪良曾想潜水出去求救

  被困在井下后,29人曾制定过两个应急自救预案,以防地面上的救援有困难时,他们能够安全脱离危险。

  在矿上,张洪良是主管技术的副矿长,也是总工程师,制定应急预案是他的强项。被困井下后,他和另一名副矿长程荣辉反复商量,制定出了第一个应急预案。

  这个方案是:由张洪良口含一根胶管,进入透水坑道,从水中潜过进水的坑道区域,到达安全区域后,出井,向外面的人报信,提供井内被困的情况。

  这个方案很快就被否定。“刚说出这个预案,就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案太过冒险,觉得我的危险性太大。”张洪良说。

  第一个方案被否定后,第二个应急自救方案也制定出来了。由于井内还有矿工遗留下来的矿工锄等工具,张洪良打算,如果地面救援在一天内不能将水排干的话,等漏水点停止进水后,他们将组织被困人员,用矿工锄在漏水点挖出一条通道。“我们被困的地方离以前的老八田煤矿的井道很近,如果能挖到以前的坑道上去,我们就能出去。”还没等他们实施这个方案,救援就到了。本版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胡挺高冰洁罗暄陈诚摄影吴小川

  最后升井人

  八田煤矿的副矿长兼总工程师张洪良,透水事故发生后,他和另一名副矿长程荣辉下井去通知工人,被困在井下,最后一个升井。

  生之喜悦

  最后一名矿工活着走出了矿井,救援现场欢声雷动,四川威远煤矿事故救援以幸运完美结束,许多网友分享了智利式的喜悦。这是中国最近矿难救援记录中的第一次喜悦。向全部29位获救矿工表示祝贺,并祝愿这个救援可以复制。只要牢记人命关天,只要践行以人为本,我们一样可以做得到,一样可以做得好。

  ——《北疆晨报》社论

编辑:李斌
一键转帖: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四川内江威远透水事故被困29名矿工全部安全出井   10-11-22 14:19
·带队副矿长忘申报自己 威远煤矿事故实被困29人   10-11-22 14:19
·四川威远煤矿透水事故29名被困矿工全部被救出   10-11-22 14:03
·四川威远透水煤矿29人被困 26小时后全部矿工升井   10-11-22 13:50
·四川内江威远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28人被困井下   10-11-21 17:2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