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开用蚯蚓处理污泥 最棘手的重金属可轻易搞定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0-12-22 06:07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西安一男子7楼举汽油瓶称要自焚 因医药费难报销
·明起陕西大部地区要降温8℃左右 4月1日局地小雨
·西安部分出租拉远拒近 司机:西安和长安隔着个县
·郭杜机动车检测站违规被关停 今日前检测可拿报告
·咸阳出土2400年前骨头汤是狗肉汤 渭南古时有大象
·重庆一母亲在儿子脚心剜洞 自称是管教需要(图)
 
  核心提示: 日前,我省首家用蚯蚓生物法处理污泥的处理厂正式运行。60吨蚯蚓每天可处理污泥400吨,100吨污泥可转化为30吨有机肥。
 

从污水处理厂运来的污泥 记者 黄利健 摄

一周后,污泥成蚯蚓粪便

这就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小蚯蚓“秦优一号”

  它以又脏又臭的污泥为食,排出的“便便”却是上好的有机肥和饲料;另外,它本身还能提取制作医药和化妆品的昂贵原料。这,就是蚯蚓和它带来的绿色产业链。日前,我省首家用蚯蚓生物法处理污泥的处理厂正式运行。

  最棘手的重金属蚯蚓轻易搞定

  20日下午,记者在该处理厂负责人孙波的带领下,来到该厂位于长安区的污泥处理基地。

  一眼望去,空地上排列着一条条秸秆垄,望不到边。靠近秸秆垄,一股臭味立即钻进鼻子。孙波揭开秸秆,露出一片黑色污泥,臭味就是这些污泥散发的。铲开污泥后,泥层中一条条蠕动着的红色虫子就是整个生物法处理污泥的“功臣”——蚯蚓。“这里就是蚯蚓‘变腐朽为神奇’的地方”,孙波指着堆砌起来的污泥垄说,运送到基地的污泥在添加微生物后经过两三天发酵,去除泥里的有害菌,再堆成垄“养”蚯蚓。

  原来,污泥中剩余的重金属、有机质等物质随着污泥被蚯蚓吃掉,蚯蚓消化道分泌的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能使汞、铬、镍、铅、锌、铜等几种重金属完全改变存在形态后留在蚯蚓体内,同时分泌出对植物生长有益的有机肥料,这就是蚯蚓的“便便”。整个过程只需要1周时间。

  100吨污泥可转化为30吨有机肥

  在孙波带领下,记者来到另一片秸秆垄前,这里的恶臭味明显消失。铲开秸秆堆,土中的蚯蚓也明显比之前的多,原先黑色的污泥现在变成了黄褐色。“这就是蚯蚓的杰作,这些黄褐色的泥土就是蚯蚓粪,因为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有机菌群,蚯蚓粪可是上好的有机肥和饲料,特别是有机肥对改善土壤板结非常有效。每100吨污泥在这里可变成30吨有机肥。”

  在基地一角,晒干的蚯蚓粪堆积如山。此时它们成了灰褐色,再经过简单加工,这些蚯蚓粪就能被制成有机肥料和饲料。目前,这些有机肥已卖到旬阳等地的果农和菜农手里,帮助改良土壤和增加植物营养。

  60吨蚯蚓每天可处理污泥400吨

  虽然蚯蚓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但并不是所有蚯蚓都能胜任这项工作的。据孙波介绍,基地的蚯蚓是在成千条蚯蚓中选取最优秀的,再通过复杂的过程培育出的。“每100吨污泥只需投入10到15公斤种蚓,它们便可以繁殖出更多。”蚯蚓的寿命只有80到120天,培育出的种蚓在前60天都在污泥里生活、工作和繁衍后代。60天后步入“中老年”的蚯蚓则被采集出来提取蚓激霉,这可是制造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和化妆品的主要原料。“这里每天有60吨蚯蚓在日夜不停地‘工作’,日处理污泥的能力达400吨,每年可消化并综合利用各种有机废弃物近15万吨。”

  不仅城镇生活污泥能在这里得到完全的无害化处理,植物秸秆、药渣、造纸污泥、畜禽粪便等其他有机废弃物都可通过这种方式变废为宝。目前,这种技术已得到省科技厅、环保厅的认可和支持。

  据了解,在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使用这种生物法来处理污泥也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记者郝蕾

编辑:朱羽喆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俄州长微博曝国宴沙拉出现活蚯蚓遭总统辞退   10-10-15 04:18
·广州连发大批蚯蚓上路晒死事件 专家称正常迁徙   10-10-07 15:16
·广州超万条蚯蚓爬出土壤 多数已经死亡(图)   10-10-05 08:41
·咸阳女大学生养蚯蚓陷困境 多位创业成功人士支招   10-07-26 04:12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