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咸阳实行亲情拆迁 村民没成钉子户反成积极分子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1-07 04:49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西安一男子7楼举汽油瓶称要自焚 因医药费难报销
·明起陕西大部地区要降温8℃左右 4月1日局地小雨
·西安部分出租拉远拒近 司机:西安和长安隔着个县
·郭杜机动车检测站违规被关停 今日前检测可拿报告
·咸阳出土2400年前骨头汤是狗肉汤 渭南古时有大象
·重庆一母亲在儿子脚心剜洞 自称是管教需要(图)
 
  核心提示: 据了解,秦都区陈杨寨的拆迁中,目前尚有20余户在面积丈量方面,与拆迁方未达成一致。而1月10日就是拆迁优惠政策的最后期限了,刘军孝说,5日晚工作组人员紧急召开会议,对这20户的情况梳理分类,分别做工作。
 

  阎罗斌和妻子收拾完家里的物品后关上大门,墙壁上标记着“已丈量”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余静 摄

阎罗斌说公示栏上标注的户型已经被选走了

  1月5日,咸阳市秦都区陈杨寨街道办陈杨寨村,村民阎罗斌和妻子正在自家的院中忙碌着,五层楼房已经搬空。陈杨寨700多户村民目前正在忙着拆迁。

  阎罗斌说:“早丈量早签约早受益,补偿政策好,我想当‘钉子户’没当成,现在反而成积极分子了。”

  拆迁户心里有笔账

  “出租是固定收入”,一比较发现“赔偿标准挺高,脏乱差也将不再”

  44岁的村民阎罗斌家的五层楼房是村里数一数二的,房子是2001年盖好的,花了他半生的心血,现在要拆了,很舍不得。“过渡房已经找好了,今天就搬过去”。

  阎罗斌说,“刚拆迁的时候思想扭转不过来,我五层楼房,出租是固定收入,拆后我一家子靠什么吃饭?拆迁组来的时候,我把门锁上,一律不见,想着‘钉子户’是当定了。后来人家天天坐在我家讲政策、算账,非常细致耐心,这种精神挺让我感动的。”

  阎罗斌说,他了解了全国不少地方的拆迁政策,发现此次的赔偿标准高于很多地方。比如,每人以67平方米的标准赔付,院内空闲面积按两层楼房补偿,加上过渡费、前期丈量的奖励等等,他家是不吃亏的。

  最重要的是,拆迁后生活质量将有一个质的飞跃,“现在住的环境脏乱差,到处是垃圾,下水道经常堵,治安情况也不好。而拆迁以后就不一样了,虽然安置房30个月以后才建好,但有盼头了,到时有暖气、天然气,能洗澡,我们好几代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可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想不通到想通,现在是满怀憧憬,我也是城里人了。”阎罗斌说。

  同是陈杨寨三组的村民杨百亮家里的情况比较复杂,他家有6口人,老母亲85岁了。这次拆迁他家的庄院换了3套房,总面积335平米,还会得到一笔不菲的补偿金。多少钱?杨百亮说,这是秘密,不能说。

  可以看出,杨百亮对这次安置比较满意。他老母亲故土难离,起初思想上很难接受。“对老人得慢慢哄。我们年轻人思想先进一点,明白国家要发展,这是大势所趋。”杨百亮说,他希望安置房能按时完工,配套设施建设好,让他们早日回迁。

  拆迁队员的故事

  “拆的是群众‘命根’,有抵触很正常”,“从来没有‘钉子户’,只有工作没做好”

  1月5日,在陈杨寨拆迁项目部,前来选房签约的村民络绎不绝。走廊上的安置公示栏显示,70%的安置房都被选走。墙上挂着不少“和谐拆迁”字样的锦旗,都是拆迁户送来的。“拆迁拆的是群众的‘命根’,改的是生活习惯,群众承受精神和物质双重压力,肯定会有抵触情绪,都很正常。”秦都区旧城改造办公室主任刘军孝认为,从来就没有天生的“钉子户”,如果有,只能是工作没有做好,政策没有宣讲到位。

  刘军孝介绍,我们要求要将拆迁对象当成亲人一样,始终做到“亲情拆迁”。在城中村拆迁改造时,农民加盖抢建时有发生,对此他们调整空闲院落补偿标准,加大补偿力度。避免了盖与拆的对抗,也避免了建筑材料的浪费。同时,抢建加盖的人没有捞到便宜,而老实人也没有吃亏。“亲情拆迁”是秦都区拆迁工作的原则之一,陈杨寨动迁三组的拆迁工作把一个“情”用到了极致。

  动迁三组组长张平辉负责的区域有一户8口之家,有4人智障,1人患精神疾病,有劳动能力的只有3人。一大家子靠把两院房隔成几间小屋出租为生。对于他们来说,拆迁就是一场灾难。张平辉说:“那家的老婆婆一见我就哭,啥都不说。我4天内去了她家6次,第4次去时,她给我跪下了,说‘救救我们,不想拆迁’,我非常理解他们。”

  那几天,张平辉和拆迁队员每天只睡两个多小时,最长的一次在这户人家呆了8个小时,他们反复给这家人算账,8口人能置换500多平方米,6到7套房,到时候住3套,卖1套,再出租两套,收入绝对不会下降,而且居住环境改善了,日子会越过越好。

  最终,他们同意了。张平辉说,大家是用真情打动了他们,因为从心底里想帮助这家人,让他们受益。

  农民变市民后

  将开展技能培训、贷款担保等帮其安居乐业

  据了解,秦都区陈杨寨的拆迁中,目前尚有20余户在面积丈量方面,与拆迁方未达成一致。而1月10日就是拆迁优惠政策的最后期限了,刘军孝说,5日晚工作组人员紧急召开会议,对这20户的情况梳理分类,分别做工作。其中主要有3户的工作比较棘手。最后谈不拢也不会使用所谓的“暴力”,只能诉诸法律。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房屋是其安身立命之所。虽然拆迁让他们告别农耕生活,住进楼房,获得不菲的拆迁补偿,可是,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还是让村民们担忧。

  陈杨寨村民杨百亮这样盘算着,3套房至少租一套,补偿金一部分用来投资,“住上楼房之后生活成本肯定加大了,大多数农民又没有什么技能,千万不能坐吃山空”。据他所知,他们村子户均3套房,大部分一套自住,两套出租或者变现金。这是比较普遍的想法,对于未来还没有明确的计划。

  几乎所有的拆迁户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在“农民变市民”后,生活理念、生存技能等方面未必能跟上。如何使他们的未来有所保障?秦都区副区长陈锋说:“拆迁就是发展,在这期间要着力解决好群众生计问题、就业问题和群众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于拆迁群众安置,首先要认真摸底调查,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想办法帮他们就业,这是保持他们安居乐业的根本;二是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外出务工赚钱;三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帮助和启动群众创业。最后就是文明理念的培养,这是其成为新市民名符其实的重要方面。”本报记者 余静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