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梅在照顾脑瘫的旦旦 本报记者 梁军 摄
本报延安讯(记者 梁军)今年元旦延安异常寒冷,宝塔区环卫工人李小梅凌晨四点就起身,到马路上铲雪。工友们陆续出现时,她已铲完雪匆匆赶回家,照顾患脑瘫症的儿子旦旦——三年前的元旦,她在垃圾箱旁捡到的孩子。为了治疗旦旦的脑瘫,她已花了八九万元。“我捡到旦旦时,娃娃全身都冻紫了。”一晃就是半年,没人来认领孩子。李小梅为这个孩子,班组长也不干了,做起了普通的清洁工。在一次体检中,她得知旦旦患有脑瘫症。
李小梅抱着旦旦四处求医,终于在西安找到一家专治脑瘫的医院。每次去就是一个疗程,长达半月,费用至少5000元。为省钱,李小梅自带锅碗。两年来,为给旦旦看病,她已花了八九万元。这对离异多年、已经45岁、收入不多的李小梅而言,负担有些重。“我希望奇迹在旦旦身上发生。”李小梅说,旦旦现在脚后跟可以落在地上,但仍不会说话。不过,这孩子会笑了,还能拍一拍手,把脸埋进李小梅怀里。说到此,李小梅露出笑容。
上次为旦旦治病,李小梅从年近80岁的父亲那儿拿了4000元救急。电话里,老父亲对记者说:“我这个女子 (注:女儿)太善了,太难了,太可怜了!”
李小梅的儿子是名高材生,她常对儿子说:“儿呀,等妈老了,不在人世了,你要养活这个弟弟。”而此时,旦旦的亲生父母在何方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