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安上周食品投诉上百条 带张餐巾纸可巧辨注水肉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1-31 07:02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救护车成员工旅游大巴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贵阳一4层在建楼房倒塌
·西安一男子7楼举汽油瓶称要自焚 因医药费难报销
·明起陕西大部地区要降温8℃左右 4月1日局地小雨
·西安部分出租拉远拒近 司机:西安和长安隔着个县
·郭杜机动车检测站违规被关停 今日前检测可拿报告
·咸阳出土2400年前骨头汤是狗肉汤 渭南古时有大象
·重庆一母亲在儿子脚心剜洞 自称是管教需要(图)
 
  核心提示: 上周本报热线共接到电话3600条,关于车票涨价、客车途中倒客等投诉最多,有195条,占5.5%,消费、食品投诉122条,占3.4%。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新年了,买年货成为上周的主题,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挤满了采购年货的人们。
 

超市购物要看清物品对应的价格标签,防止花冤枉钱 本报记者 于卓 摄

  上周消费、食品投诉122条

  上周本报热线共接到电话3600条,关于车票涨价、客车途中倒客等投诉最多,有195条,占5.5%,消费、食品投诉122条,占3.4%。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新年了,买年货成为上周的主题,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挤满了采购年货的人们。喜庆过新年,但不尽如人意处也让人心烦意乱。

  ■1月21日有市民来电反映,在韩森寨便利市场买了些猪里脊肉回家包饺子,结果把饺子皮全都染红了,仔细辨别发现这些肉是用鸡脯肉冒充的,肉里加了色素。

  ■1月23日市民齐女士在一家水果批发市场买了300多元的脐橙,回来发现是染过色的,用纸一擦,表面的红色就擦掉了。

  ■1月23日苏先生在一家批发市场买了一箱10斤装的芦柑,回家打开箱子后发现箱子底下垫的全是湿的废纸。

  带张餐巾纸 巧辨注水肉

  要买的年货很多,仔细挑选很重要,购买整箱水果时最好打开包装检查一下,以免上当受骗。记者将大家反映比较普遍的食品分为生肉、熟肉、水果三类,分别给出些辨别小技巧,希望能够助大家过个放心年。

  辨别注水肉很简单的一个办法是:将餐巾纸贴在肉上等待几秒钟,如果餐巾纸很快被洇湿的话,则十有八九可能遇上注水肉了,而正常的肉,表面的油脂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洇湿餐巾纸的。

  买熟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看包装。包装要密封,无破损。不要购买散装肉制品,这些产品容易受到污染,质量无保证。2.看标签。选购加贴“QS”标志的产品。产品包装上应标明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的产品标准、配料表、净含量等。3.看生产日期。4.看清储存温度要求。5.看产品外观色泽。颜色过于鲜艳的肉制品有可能添加过量色素,不要购买。还要看产品弹性。弹性好的肉禽制品内在质量好。6.闻气味。闻闻气味是否正常,有无酸败腐臭异味。

  此外,提醒大家熟肉制品一次购买量不宜过多。已开封的肉制品一定要密封,最好在冰箱中冷藏保存,尽快食用。

  买水果时要注意这些方面:

  ■望:大小、形状、色泽 好的水果一般都是中等大小的,太小的可能是发育不良,太大的则可能生长过度。好的水果一定是色泽均匀的,水果上出现差别太大的两种颜色(比如深红和深绿),这样的果子吃起来不是偏酸就是偏涩,也有可能是甜过头了。

  ■闻:香气 成熟的水果会散发出特有的香味,可闻闻水果的底部,香气越浓表示水果越甜。

  ■问:生长期 对自己常吃的几种水果进行资料收集,了解其生长期和生长条件、环境等,在挑选水果时能提高辨别能力。

  ■切:触、压 主要针对一些需要去皮的水果,比如柑橘类和西瓜要用手仔细触摸。过于粗糙的表面代表着皮厚,但过于光滑说明果子可能还没成熟。挑选时可轻压水果,一方面可以判断皮的厚薄,一方面可以判断成熟的程度。 本报记者 敬江晴 康华

编辑:梁铮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如何识别病死猪肉和注水肉 专家建议“四看一闻”   10-12-29 05:03
·民生家乐超市促销鸡脯肉 买回才发现是注水肉   09-07-28 10:41
·铜川副市长挂帅严查注水肉 政府拨10万支持执法   09-07-14 04:14
·铜川商户公开卖注水肉 干肉降价竞争无果   09-07-12 04:55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