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辐射站监测人员正在布设悬浮微粒大流量采样器。
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的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省辐射站供图
陕西未发现核辐射异常
华商网-华商报讯(记者郝蕾)日本核电站放射性向环境释放事件,3月12日,环保部启动了全国辐射应急响应系统,向各省发出《应对日本地震应急指令》,省环保厅立即要求省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即刻安排应急监测。从12日起,我省加强核辐射水平的24小时监测,每日两次给国家环保部上报监测数据,截至目前,我省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一直处于正常水平,未见异常。
此前报道:西安辐射程度16日全国省会城市最低 辐射量正常
地震、海啸、核泄漏事故,每一起灾害都让在日本的他国公民恐慌。随着各国公民撤离的开始,日本正面临着交通之大考验。中国同胞的回家之路并不容易……
我国实时监测未受核泄影响
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16日介绍说,环境保护部16日16时继续发布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辐射环境水平未受到日本核电事故的影响。
作为日本邻国,中国特别是沿海一些省区市是否会受到核辐射污染?我国有关部门采取了哪些防范措施?……带着这些问题,“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主管部门和多位权威专家。
网上流传的核辐射示意图根本没有依据
记者: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幅日本核辐射扩散示意图,在这张图上,日本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包括了我国东南沿海大部地区,这是否可信?核泄漏放射性污染物会不会对我国产生影响?
陈竹舟(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这张示意图完全是没有依据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核泄漏对我国没有产生影响。我国已经启动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结果没有任何异常。
记者:导致放射性污染物远程扩散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孙军(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国家核应急协调委专家咨询组专家):影响核物质扩散的因素有很多,气象是其中一个主要方面,涉及指标主要是风和降雨。
风可以影响到核物质扩散的速度和方向。如果大气比较稳定,风速较缓慢,核物质的扩散就会很慢,局限在原地附近。反之,如果风速较大,污染物出来后,将随着风向下游扩散。
降雨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污染物将和水混合在一起,沉降下来,从而减少远程扩散。
放射性污染物不会“飘”到我国
记者:从天气实况看,放射性污染物会不会影响我国?
孙军:根据最新气象资料,预计到本月21日,中低层大气主要以偏西风或西南风为主,高空大气主要以偏西风气流为主。
22日至24日中低层大气主要以偏西风或西北风为主,高空大气主要以偏西风气流为主。总之,未来十余天,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东或东北方向扩散。
我国位于日本国西面,中间有日本海、朝鲜半岛、黄海、东海相隔。所以从扩散途径看,日本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沉降物扩散区域距离我国较远,而且会随着风向进一步远离我国。
洋流方面,根据洋流气候特征,福岛外海为偏东至东北流向;根据风浪预报,福岛外海以偏北至西北的浪向为主,间或有短时的西到西南的浪向。综合分析,核扩散物将随洋流及风浪向东至东北方向移动,未来十天对我国沿海也无影响。
记者:未来一段时间,如果随着季节更替,风向改变,污染物是否会扩散到我国?
孙军: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之后,大气环流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污染物一到大气中,就会逐渐稀释,浓度将会大大降低。因此,现在无需产生疑虑。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