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西汉大墓发现2000年前竹笥 为保护文物发掘暂缓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04-10 07:0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实拍泰国变性手术全过程
实拍泰国变性手术全过程
网传知名主播与母亲合影
网传知名主播与母亲合影
·交警晒女子无证驾车撞人案续:肇事者父母非高管
·台湾知名命理师因强吻女弟子被判赔偿35万新台币
·魔术电锯活人助理身首异处 律师称魔术师难逃责
·“丐帮”开网络乞讨店 淘宝:全面下架乞讨商品
·超市供货藏潜规则 供货商:请柜长吃饭要小姐陪
·教授称药家鑫连扎8刀是习惯性动作 否认替其开脱
 
  核心提示: 竹笥里,可能是墓主人日常饮食的最爱,到底是什么山珍海味,需要专家提取鉴定之后才能得出结论。考古人员用塑料布将封门层层封闭,共有7层塑料布,主墓室也用塑料进行了密封,严密隔绝空气对流。
 

 

墓葬耳室内带有精美花纹的漆器

耳室内发现的竹笥,里面可能放有中药材

  现场直击

  竹笥首次完美亮相关中

  M1墓由耳室和墓室组成。昨日上午9时20分,考古人员正式启动对耳室的发掘,将封门砖从上往下移动,2000多年前的汉砖色泽如新。专家介绍,汉砖通常用黄土烧制而成,可保存千年,采用干砌方式,不需泥浆。

  当考古人员把最上面的几层封门砖一一取下后,里面露出平整的类似窑顶的圈顶。考古人员将探头放进耳室,探头采集的信息直接传回文物保护车内。在靠近封门的位置,摆放着一个花纹精美的漆器,与8日“内窥镜”看到的大不一样,整个漆器花纹显得更为复杂。

  在漆器里面是两排摆放较为规整的竹笥,共有11组,呈椭圆状,竹笥里还盛放了很多东西。在我省关中地区,由于自然环境限制,此前从未发现过保存如此完整的竹笥。

  对于此前本报关注的墓室内的气体,现场人员说,刚打开时湿气比较大,过了一会儿,气味便渐渐散去,此前专家抽取的气体,要经过至少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其成分才能检测分析完。

  紧急保护

  7层塑料布隔绝空气对流

  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工地现场负责人丁岩介绍,虽然在发掘前,已经制定了保护预案,但竹笥的出现出人意料,“如果里面的空气变化太大,对漆器和竹笥的保存都极为不利。”考古人员立即决定,将已开启的封门砖重新封闭,并会商保护对策。

  考古人员用塑料布将封门层层封闭,共有7层塑料布,主墓室也用塑料进行了密封,严密隔绝空气对流。会商后,考古专家决定用塑料布逐步替换部分封门砖,考古人员可从塑料布中探进墓室察看。

  考古难题

  如果吹口气 竹笥就会灰飞烟灭

  专家探视发现,耳室是券形砖顶,约深2.4米,宽1.3米,高1.5米。张仲立介绍,整个耳室没有被盗,没有淤泥,整个形状都是2000多年前的最初模样,呈现出了原地、原物、原状,保存良好,远超过先期的预想。考古专家称,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保存如此完好的汉墓,异常珍贵。

  漆箱和竹笥虽然看起来保存很好,但却特别脆弱。考古专家介绍,这些文物均属于有机质,不经过严密处理,提取出来就会消失。漆箱形状基本完整,但木胎早已腐朽,只剩下漆皮;而竹笥腐朽后,呈现出椭圆形,很难判断最初的造型,如果吹口气,竹笥就会灰飞烟灭;轻轻一碰,就会化成一堆灰。

  考古人员配置相应的化学药水,多次喷洒到漆器和竹笥上。对漆器主要是保湿和固定,稳定其成分,对竹笥主要是定型,之后在条件合适时提取,整个过程至少一周左右。

  权威声音

  考古直播不是让人看稀奇

  4月8日、9日,央视新闻频道间断性直播考古现场,那么,直播会不会影响考古工作呢?“直播考古现场不是为了让人们看稀奇,而是让人们第一时间体验考古、感受考古,解开历史之谜。”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说,将考古工作全面曝光于人们的眼皮底下,让人们现场感受发掘过程和现场的科技保护情况,也可感受考古发掘过程是否科学。

  丁岩说,他们是正常考古,按照考古规律进行,不会因为直播有什么变化。

  文物“急救车”首次进入实战

  在考古现场,一辆绿色的文物保护“急救车”备受关注。“急救车”里有啥“急救设备”呢?“急救车”在全国还比较少见。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部部长赵西晨说,投资100多万的文物“急救车”去年年底才组建好,这是“急救车”首次进入实战。“急救车”底盘高,具有越野车的功能;车上有温湿度等监测设备,可以第一时间监测墓内的现场环境;车上的一些仪器可以物理提取文物,比如提取陶器;也有一些化学仪器可对丝织品等现场保护,如这次对漆器喷洒药水,稳固保湿等。

  此外,“急救车”还有灯光照明,田野防盗等功能。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周艳涛采写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