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ma电影院;cinema电影院”,正在背诵单词的小虎在一所农村高中上学,可背着背着,小虎忽然把书本一合问道,“舅舅,什么是电影院?”只此一问,让小虎的舅舅颇感心酸,十六岁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电影院。尽管在很多人看来匪夷所思,但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日前,在省发展改革研究会承办、本报提供独家媒体支持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年会上,经济学专家杨永善撰文提出,目前城乡之间已有十大差距,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是解决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金钥匙”。
成因:“城乡二元化”引发城乡差距
杨永善认为,造成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客观上的原因,又有主观上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当今的现实原因;既有理论上的误导,又有工作中的失误,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其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城乡二元化的长期制约和相互分离,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作用,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施。相反,城乡产权、价格、医疗就业制度、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城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乡市场要素、城乡体制、民生社会事业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不统一的两张皮现象,其结果是人财物严重分散,未形成应有的合力和核心,发挥其作用。
另外,由于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工业化、城镇化又严重滞后,城乡分割体制障碍十分突出。因此,城乡不平衡问题和差距也不断扩大。
其次,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其根本原因是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过慢,人均收入过低。据统计,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自改革以来,发展速度较慢,急需迎头赶上。
差距:城乡之间已有十大差距居民收入:“城多乡少”
杨永善用一组数据进行了比较,1978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3:1,差额为177元,1999年收入比扩大为3.2:1,2007年又攀升到4.07:1,差额进一步扩大为8118元,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11:1,收入差距为10691元,差距又较上年拉大969元,差距大大突破国际警戒线2.51:1。其差距较改革初期的1978年扩大了近60倍。
杨永善还提出,“隐形收入城乡差距翻番。”城镇居民基本上可享受社会福利,而目前不少农民还要自己掏钱看病(不少地方还未推行合作医疗);城市基础教育所需资金已全部纳入了城市预算,而农民却要承担相当部分的教育经费和额外负担等。“如果考虑上述因素,城乡收入真正的差距在8-9倍之间。”杨永善举出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基础建设:“城强乡弱”“2009年,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达到12.7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达12.13辆;每百户拥有汽车5.72辆……”杨永善继续用数字说话。
“此外,城市电网也是到处密布,晚上灯火通明,一片繁荣景象。”但相反,一些农村就比较薄弱。近年来,交通较前虽大有改观,但公路建设严重滞后:一是一些地方至今未通公路,还是乡间小道,“天晴扬灰路,下雨水泥路”;二是有些地方虽通了公路,但路况极差,坐在车上颠簸得就像扭秧歌一样。还有,农村电网水平相当低下,而且一些人由于交不起电费,常常受到拉闸限电的折腾,出现了“屋里装电灯,晚上点蜡烛”的奇怪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