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宁强县南街小学的孩子们欢快地跑向餐厅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邓小卫 摄
2008年5月31日,胡锦涛在宁强县广坪镇金山寺村帐篷内,询问正在输液的赵莎莎病情,安慰她好好养病新华社资料照片
昨日,宁强县南街小学开展“感恩伴我成长”纪念5·12三周年主题活动。在新建的操场上,219名小学生围绕一面巨型国旗排列成“心”形和“5·12”数字,感谢对校园灾后重建奉献爱心的各界人士。如今这所山区小学有天津市900余万元援建的新教学楼,还有新修的塑胶跑道、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学校电视台等,几乎和大城市的学校没有什么区别。本报记者邓小卫摄影报道
《花开的声音》(节选)
缝补破碎的记忆抚平褶皱的阳光母亲们依偎在明净的窗前聆听花开的声音崭新的日子将在她们的手中,如花盛开……
给总理做了双布鞋也不知合脚不
“听说给总理做布鞋,全村姐妹都抢着要干呢!”拿着做好的布鞋,略阳县白水江镇权力村蹇小玲和任秀丽有些不好意思,当初也是在一番角逐后,手艺最好的她俩才成为做鞋主力。
2008年6月20日,是权力村所有村民都难以忘怀的日子,下午4时,温家宝总理辗转乘坐火车和汽车,沿青泥河畔崎岖山路来到村子。“当时总理说:‘我来看看你们。’我们所有人都很受鼓舞。”蹇小玲回忆说,总理坐在柿子树下和大家聊开了家常,闻讯而至的群众越来越多,当时她也没能挤进去,但她的丈夫张学勇就坐在总理身边。
生活“越过越好”,去年10月,村里的姐妹闲聊中萌生了给总理做双布鞋的想法,姐妹们决定一共做4双,不仅给总理做,还要给省委赵乐际书记、略阳县委和政府领导各做一双。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绣花手艺最好的蹇小玲争夺到了鞋垫的“制作权”,而55岁的任秀丽则取得了布鞋的“制作权”。但仍然有些姐妹不甘心,跑到蹇小玲和任秀丽家中,抢着绣几针鞋垫、纳几针鞋底。“前前后后共有20多个姐妹参与了做鞋。”蹇小玲笑着说,姐妹们抢着做,她也不好意思拒绝。
总理穿多大的鞋?张学勇仔细回忆了当时和总理会面的情景,“总理穿的是运动鞋,可能是经常在外面奔波的缘故吧,鞋码好像比我的还要大一些。”根据丈夫的回忆,蹇小玲将鞋垫做成了42码,还在鞋垫上绣上了两个字:“感恩”。春节过后,布鞋全部做好。
5月6日,“省委赵书记、略阳县县委书记的鞋托人带到了。”张学勇说,可是怎样将总理的布鞋送到他手中,他一时还没有想好。本报记者何杰
高一(六)班教室第一排有个女孩:齐齐的刘海下,闪烁着明亮的大眼睛,一笑露出小虎牙,很可爱——她就是赵莎莎。5月9日上午,灿烂阳光中,她从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宽敞明亮的教学楼走来。
莎莎家在宁强县金山寺村,三年前的地震中,她的家毁了,学校成了危楼,当时她仅仅12岁。三年倏忽而过,和胡锦涛爷爷的约定,她一直未忘,“为了美好的理想”,努力学习!
在这个以援建城市命名的设施完备先进的学校里,4000多名和莎莎一样的孩子,为了梦想,满怀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