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晚,华中师大彭晓辉教授受邀在南师大做了一场名为“性学基础与涉性人际交往”的讲座。经某媒体报道后,《性学硕导讲座称遭遇性侵应递上避孕套遭反驳》被网络疯狂转载。“及时递上避孕套是保护强奸犯”、“这是‘叫兽’异谈”……这样的口诛笔伐,在网络上热闹了好几天(见5月14日《长江日报》)。
女性在遭遇突如其来的性暴力侵害时,在反抗已经无济于事,在逃脱已经没有可能的情况下,主动递上避孕套有什么过错。也许这个主动递上避孕套的行为,是女性自保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
“及时递上避孕套是保护强奸犯”,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从何而来。即使这种行为也间接起到了保护强奸犯作用,对于遇到性暴力侵害的女性也是一种必要的安全保护。在这里应该受到谴责不应该是遭遇性侵应递上避孕套的说法,也不应该是女性在遭遇性侵应递上避孕套的行为,应该受到强烈谴责是男性的暴力性侵害行为。因为这种暴力侵害的行为的存在,女性贞洁才难以安放,女性贞洁才难自保。
在男权社会里,一直流行着女人失身事小,女人失节则是天大的耻辱。因此女人的处女膜,一直是男人判定女人价值最有效的计量工具。而男人是否守身如玉则无从判断,也更不需要有什么判断的标准。处女膜、贞洁成了女人终身的精神枷锁,对于女人来说失去贞洁,就意味着吃亏上当,就意味着人格的贬值。而所有的这一切,对于男人来说这些都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在男权社会里所有的标准都是用来评判女人的。
女性遭遇性暴力侵害,本身就是一个不幸的事情。可这样的不幸遭遇不仅没有换来人们的同情,反而连遭遇性侵时递上避孕套,都会成为人们攻击的话题。而真正对于女性实施性侵害男人,不仅没有受到舆论的丝毫谴责,反而连女性在遭遇性侵时及时递上避孕套,都被认为是在保护强奸犯。
到底是谁在保护强奸犯,是某些狭义的社会舆论,是某些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权。(文/季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