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深圳富士康工人洗澡时猝死 家属怀疑因长期加班
http://news.hsw.cn    来源: 东方早报  2011-07-01 05:15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盘点明星超级丑陋照
盘点明星超级丑陋照
牛!神奇3D铅笔画
牛!神奇3D铅笔画
·微博加“V”认证已成产业链 网站员工参与兜售
·西安申请限价房条件:家庭总资产净值低于40万元
·地产女老总自曝遭到媒体男威胁上床(图)
·21岁港星窝藏数万张女模裸照 勒索钱财被捕(图)
·女白领溺死13岁双胞胎脑瘫儿 一审被判五年(图)
·内地妙龄女裸死澳门酒店 涉劫杀或另有内情(图)
 

  6月25日下午,23岁的富士康深圳观澜厂区工人陈龙在宿舍洗澡时猝死,家属怀疑是长期加班以致陈龙过劳死。昨日,由于指责富士康拒绝提供陈龙上班记录,且双方协商赔偿无果,陈家家属在富士康厂区门前打横幅讨要说法。

  据媒体报道,类似的事件并不止一起,去年6月份,一名猝死的富士康工程师也同样被指因为连续加班而过劳死。此前,富士康还曾发生了10多名员工跳楼死亡事件。

  家属

  25天加班66个小时

  据陈龙的姨妈李苹介绍,6月24日,陈龙加班到晚上7点,回家后吃完晚饭,和女友去网吧上网,23时回家。25日11时醒来,陈龙感觉头晕乏力,毫无胃口。当日17时多,见天气较热,陈龙想冲个凉提神后出去吃饭,进入浴室打开水龙头2分钟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陈龙随后被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法医鉴定为猝死。

  据陈龙父母介绍,儿子每周一到周五,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7点,每天加班2小时,星期六加班10小时。从6月1日直至身亡,短短25天陈龙的加班时间已达66小时。

  陈家人认为,陈龙每周的加班时间已远远超过了劳动法的每月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的规定。“他是在长期的慢性疲劳中累死的啊!”

  26日,陈家父母听到噩耗后从湖北荆州老家赶到了深圳。据李苹介绍,当时富士康在家属的要求下派出协商的两位员工不仅姗姗来迟,而且对正在抢救中的陈龙的父母没有半句安慰,开口竟是“来了这么多人啊?”

  据了解,到28日为止,富士康方面除了给家属提供了4间住房和900元生活费外,再无任何动静。陈家人因此指责富士康冷血,并提出索赔20万元。昨日,陈家10多名家属在富士康厂区门前打起横幅讨要说法。

  富士康

  员工工资等是秘密

  据了解,陈家家属已向当地政府求助,观澜镇劳动、社保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参与了协调。

  观澜镇社保部门的熊姓工作人员昨日向早报记者介绍说,“家属认为该按工伤赔偿,但国家规定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内,且是在发生事故后48小时内死亡才算工伤。如果家属不服可以自己去要求鉴定。另外过劳死不是我们部门认定的,法医也鉴定不了是不是过劳死,超过权限的事情不归我管。”

  熊姓工作人员还称:“在深圳来讲,有些人打工要挣钱,你不让他加班他抗议,让他加班多了,他又说身体累,吃不消,工厂也是两难。”

  陈家家属则表示,经多次协调,富士康均以各种理由不愿提供陈龙的上班记录、工资单及社保等记录。

  昨日,早报记者就陈龙死亡一事致电一名富士康彭姓主管。该主管表示:“死者在去世前的24小时,肯定有一些其他情况,当然我们这里不便透露,我们要保护他的隐私,作为员工工作之外的时间是他自己的隐私,作为公司也不好去干预。”

  对于陈龙去世之前是否连续数月加班,彭姓主管表示,这需要家属自己提供证据。“这些记录是属于员工的机密,也是公司的机密,发生这种情况后,如果谁都来要,那么富士康还有什么秘密可言?”

  早报记者随后又联系富士康中国总部媒体办公室,该办公室工作人员代书伟介绍,目前还没有听说有员工猝死一事,需要了解情况并看到记者的采访提纲后方能答复。

  富士康在快速聚集财富的同时,也一直在制造悲剧。去年员工跳楼事件的阴影尚未消散,最近又发生了工厂爆炸事件。

  5月20日,成都富士康代工苹果iPad的工厂,传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3个鲜活的生命在这次事故中消逝,另外还有15个民工受伤。

  爆炸事件通过互联网传遍世界。适逢笔者客居纽约,谈及此事,一位美国朋友说:“倘若苹果公司让自己的员工赶制iPad,以满足市场需求,发生类似的事故,监管官员、警察和原告律师,肯定会纷纷赶往苹果公司来找它算账。苹果公司会陷入一场吃不了兜着走的大官司,巨额赔偿不用说,苹果的粉丝们可能会退货,苹果品牌也可能遭受冲击。”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因为,爆炸案不是发生在美国加州苹果公司的园区里,而是远在足以使苹果公司摆脱法律干系的中国成都。苹果真是幸运儿。

  美国朋友的这番话令人深思。

  尽管富士康未对这次爆炸提供最后的调查报告,但人们已经知道其中的原由——一个并不复杂的工业问题,导致了这次爆炸事件的发生:成都工厂iPad生产线的金属抛光车间的除尘设备,由于通风不畅,或清洁保养不当,导致空气中以及金属加工件表面积聚了大量含铝的“超光粉尘”,在某种合适的条件下,这些粉尘爆炸起火。

  其实,按工业安全专家的说法,只要保持通风、排除灰尘,就可以消除这种粉尘爆炸的隐患。然而,据成都富士康工厂员工反映,这次爆炸的厂房楼顶的除尘设备缺乏基本的清洁和保养。于是,原本完全可以避免的灾难不幸地发生了。

  这种悲剧的大背景是,不独独是苹果,惠普、戴尔和索尼等世界电子巨头的许多产品,都不是在本国生产,而是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中国等新兴国家的装配线上生产的。美国消费者希望产品价廉物美,股东们要求企业保持诱人的利润率,新兴国家的政府则希望提升国内就业率,而这些国家的工人则急于改善生活。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便促成了生产加工业务在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仅富士康就在中国内地雇用了近100万工人,就是很好的例证。

  为了平息对代工国家工人,对工作环境恶劣和劳动报酬低下不满的国际舆论,国际电子巨头开始制订自己的监督措施。事实上,苹果也对富士康的工厂进行了审查,要求其接受《供应商行为准则》,其中规定了对工人的保护和工厂条件应达到的要求。苹果还出炉了一份《供应商责任》年度报告,详细阐述确保在招聘、安全和注意控制污染等方面的公平性的措施。戴尔、惠普等公司也采用了类似的措施和行为准则。

  但是,这些纸上的监督措施,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富士康多年来接连不断地发生十多起员工跳楼事件,而这次爆炸又接踵而至。就在爆炸之前,富士康公开宣称,工人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对工厂的所有问题都会予以解决。而在爆炸之后,富士康的一位发言人还大言不惭地说,公司“在执行最高安全守则”。

  看来,苹果公司幸运地摆脱了美国法律的干系,又用《供应商行为准则》之类的表面文章,堵了别人的嘴。而当事者更是不断唱高调来敷衍塞责。为了类似的悲剧不再重演,人们关注的是,该如何来监督富士康这类的代工厂商呢?笔者以为,有两条是值得考虑的:

  首先应立即着手建立全国性的安全监督标准。在美国,自1980年以来,类似成都粉尘爆炸案的事故,已导致近150人丧生,800多人受伤,一批企业因违反安全规定被勒令关停。2007年,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启动了一项针对处理可燃粉尘工厂的全国性特别监督计划,并且与有关公司举行公开会议商讨解决方案。与我国目前笼统的原则性的安全守则相比,这种分门别类的安全生产监督标准十分具体细致,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因而可以将监督落到实处,让无良厂商难以钻空子。

  其次应允许和鼓励民间机构为公众利益提供监督。早在这次粉尘爆炸案发生之前,香港一个民间环保团体经过调查后,就曾强烈批评富士康,指出成都工厂环境肮脏、工作条件隐患大。可惜,这一警告并未引起富士康和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

  历史一再证明,在时下的中国,由于受到各种利益驱动的影响,仅依靠自我监督,其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因为当地政府在招商引资、增加就业等利益的诱使下,很难将监督真正落到实处。让无利益关联的民间机构为公众和社会提供监督,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值得提倡。

  但愿富士康的这一次爆炸,对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制度的建设,是一次振聋发聩的警醒!

编辑:李晨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富士康女工被前男友扎死 家属弃索赔要求判极刑   11-06-25 08:44
·西工大洪庆校区强迫大二学生富士康打工   11-06-07 10:52
·消息称富士康成都一员工26日跳楼身亡   11-05-27 12:09
·石家庄职校强迫学生到富士康打工 否则无毕业证   11-05-26 14:54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