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 故宫弄伤哥窑瓷器一事被曝光后,博物馆文物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话题。陕西作为文物大省,如何保护文物尽可能避免被“研究”损害?记者就这一问题电话采访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部部长、总工程师杨军昌。杨部长表示,目前陕西从未有文物出现类似“研究”损坏,但文物保护相关条例也并不完善。
杨军昌:陕西没有操作失误事件
杨军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陕西目前并未出现类似(故宫弄伤文物)事件。“一般情况下,文物损伤分为两种:一是外行人操作研究不当导致的损伤,二是研究人员突然遇到了某些意外情况。”据记者了解到,在陕西文物只要进入保管库中,责任是由保管员负责的,因此只要没有出库手续,保管员都有责任保护好文物。而一旦为一件文物办理了出库手续,保管责任就有出库人承担,因此研究人员也都会很小心的保管文物。对于此次的故宫事件,杨部长并无表态。
现行保护法规:并无此类事件处罚规定
昨日,故宫并未发布关于受损哥窑瓷器的进展。还有一点令人关心,就是文物的修复与事故人的处罚。记者特别查询了《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其中并无对研究意外损害的相关规定,对此,杨军昌部长表示:“其实这个很难制定,我们文物局对于内部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是关于文物安全和人身安全。如果没有办理出库,就算是我们研究人员入库查看文物,都会有2名保管员随行以确保文物安全。处罚规定我们内部也有,不过不是法律法规层次的。”
文物保护现状:民众认识不足,文物也无投保
馆藏文物,并不是收藏家的私藏,它属于国家和人民,在记者随机对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游客进行采访时,游客们纷纷表示对于意外破损的馆藏文物,他们只会觉得惋惜,并不会觉得蒙受了损失。可见全民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并未提高到自觉的高度,而杨军昌部长也认为:“现行的法规条例确实存在问题,需要完善。”
近日,又有媒体报道称,中国馆藏文物绝大多数并未投保,如出现文物损坏,也并无任何赔付。
相关新闻:故宫就宋代哥窑瓷器损坏作说明 因人员操作失误
故宫人为操作失误致国家一级文物损坏缓报26天
故宫文物损坏处理方式违规内部被禁止接受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