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过鹊桥
赠送大唐玉玺 实习记者 邓涛 摄
华商网讯(记者 乔静 实习生 邓涛) 8月4日,大唐芙蓉园七夕“古今全是爱,七夕寻梦缘”活动启动,为了深度还原七夕节传统习俗,早晨10点,大唐芙蓉园工作人员以及各大媒体新闻记者一行专门前往织女庙,进行祈福活动。
在司仪的带领下,“牛郎和织女”先后在“天生老母”、 “千手观音”、“瑶池金母”、“王母娘娘”等诸神像面前上香、祈福。最后走过“鹊桥”进入织女庙大殿,奉上红线和银针。由织女庙主持诵经,为这些“牛郎织女”带来的银针红线进行开光仪式。主持表示经过开光的红线和银针将会降福给每一对夫妻,保佑他们生活幸福美满。在开光结束后,大唐芙蓉园七夕活动主办方还向牛郎织女庙赠送大唐玉玺以表敬意。
据悉,在大唐芙蓉园“万千红丝寄真情,千里姻缘一线牵”七夕活动的当天,将会邀请千对夫妻齐聚大唐芙蓉园,同心穿针“乞巧”共同冲刺世界纪录。这些经过开光的红线银针,将会成为千对夫妻同心穿针“乞巧”寄真情的见证,而千对夫妻们在参加七夕活动的同时还可能成为世界纪录的创造者。
祈福活动期间,来自西安市非遗办研究员张宽绪先生还就牛郎织女庙的来历做了讲解,汉武帝元狩三年,即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为了征讨西南诸国,在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斗门街办开凿了用于训练水军的昆明池,在池的东西两侧分别立了牛郎和织女的石像,隔池相望,取传说中牛郎织女隔天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意。关于牛郎织女的美妙传说也从此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开来。千百年来香火不断,至今还保留着七夕祭祀牛郎织女的大规模民俗文化活动。在1956年,“石爷石婆像”被列为省级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