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小赵为了找一份好的兼职工作,就连一张小广告也要凑过去看看。
文/图记者 任娜 实习生赵骥
职业中介、婚姻中介、房屋中介、留学中介……眼下,各类中介机构日益繁多,让人眼花缭乱的中介信息也充斥在大街小巷和网络里,在为需求者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一些中介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甚至欺骗、设局骗取中介费等等各种违规现象也困扰着许多市民,让人防不胜防……近日,本报记者历时10天,对这些中介乱象进行深入调查。
日前,西安某中介“刘老师”几个电话就把63名西安大学生忽悠到台州打工, “落难”后幸亏当地有关部门出手相救才得以返回西安……有专家称,被职介所骗的人群中,大学生占九成以上。即使这样,激烈的职场竞争让一些大学生仍将希望寄托在大大小小的中介身上,海投简历,有面试必去,但很多时候,他们是乘兴而去,失望而归,甚至是遍体鳞伤。
记者暗访
职介与用人单位联手做局
“南郊某宾馆里有家中介与用人单位演双簧,骗取中介费和体检费,应聘者别上当。”有网友在网上爆料。 8月2日,记者前往吴家坟附近的一家人力资源公司进行暗访。该公司负责人王经理介绍他们目前能提供的职位有商场临时促销。王经理一再催促记者填他们的应聘人员登记表,并告诉记者交100元信息费后立刻安排工作。在记者交钱填表的时候,王经理给一位女士打电话联系安排记者在南郊一家超市做促销工作。
下午5点,记者按时来到该超市,见到了用人单位王女士,她提供给记者的并不是超市促销的工作,而是一份在超市外的小饰品柜台做销售工作。这份工作的试工期是3天,试工合格后进入一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的工资底薪1000元,试用期结束后,每月底薪1200元再外加提成。
8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小饰品专柜,所谓的专柜,其实就是一个卖发卡之类的小饰品摊位,旁边的童装摊位一位20多岁的女孩透露,这家小饰品柜台的销售人员经常更换,短短两三个月换了几十个销售员,提醒记者当心受骗。该女子说:“这两天就会有人来告诉你在试工期间的销售要求,第一天的要求比较低,后面就会逐渐高起来,每天的销售额至少达到300元,如果销售额达不到300元,工资则会按10元计算。”
下午3时,王女士果然前来给记者进行“业务培训”,并提出第一天销售业绩是半天60元。记者问及薪酬时,她说,试工的前三天是没有工资的,只有通过了试工期才能继续留在柜台工作,以后才会有工资。当天下午下班时记者算了一下,这个摊位一天仅售出不到100元的商品。王女士当天制定的销售任务就没有完成,更别提以后递增,每天300元的销售要求了。
“所以,该饰品销售有可能就是这家中介的‘下家’,两家合伙给求职者下套,在工作过程中提出求职者能力之外的要求,让求职者知难而退,吃哑巴亏,他们从中赚取求职者的信息费。”以前从事中介工作多年的杨女士说。
内幕曝光
中介与用人单位形成利益链
在一家担保公司工作的张女士曾经在中介机构工作过两年,她告诉记者,深入一些不规范的小中介公司内部以后才发觉,公司的会员几乎全是大学生。
“一般传单上提供的岗位越好,越有可能是骗人的。因为大部分小中介公司根本不可能与一些大型企业或者超市签订用工协议,大单位几乎都是自己招工作人员,从不在小中介机构打广告。”
张女士介绍,不规范的中介公司提供的工作岗位分实岗和虚岗。所谓的实岗就是中介公司自己把握的一部分就业信息。即那些发传单之类的工作,这类岗位约占百分之三十。所谓虚岗,是指传单上工资待遇高,听起来又有技术含量的岗位,而这些岗位资源大部分没有掌握在这些中介机构。
“一般用人单位去找中介是免费的,中介赚的钱主要是求职者交的中介费或者会费。有些中介为赚取中介费,会找一些单位,让求职者先去报到,通过这些单位先拖住这些求职者,但是这些工作一般都是求职者能力之外的工作,目的就是要让求职者感到不能胜任工作自己选择离开,而不是用人单位辞退求职者的。”张女士说。面试单位会以各种借口告诉面试者没有达到他们的要求而不能被录用,或者在试用期间以缴纳培训费、体检费、服装费等各种理由“吓跑”应聘者。“这其实是中介机构与一些单位之间联手做的局,中介会给用人单位相应的费用,久而久之,他们与一些相应的单位形成了稳定的利益链条,他们赚取的就是求职者所缴纳的会员费、中介费,而这类虚岗占一些黑中介所提供岗位的百分之七十之多!”
现在一家公司做业务主管的杨女士之前是某化妆品代理商,经常与职介机构打交道,杨女士透露了一些中介骗人的手段。
“现在一些不规范的小中介为了吸引求职者,不择手段,甚至隐藏身份,直接以某公司的名义打出招聘信息来吸引求职者前来咨询,让求职者误以为是公司在招聘,更有甚者,中介公司自称的某公司有可能根本就不存在。”杨女士分析说,一些中介声称可以介绍求职者去外地某大企业工作,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将工资描述得很高,一旦求职者真的去了外地这家企业,实际报酬会以各种借口与之前中介承诺的数额相去甚远或者工作环境落差太大。求职者要么选择坚持,要么离开,吃了哑巴亏还找不出受中介忽悠的证据。
另外,个别中介公司的信息来源不明。那些不规范的小中介机构可能会从网络、报纸等媒体上刊登的招聘信息中收集信息,其实他们提供的信息如果稍微留心的话就会发现,这些中介提供的岗位多数为一些大超市、商场张贴的招聘信息,根本没必要花这份冤枉钱给中介。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出现了中介公司的升级版——不规范的人力资源公司。”杨女士介绍,人力资源公司也是良莠不齐,他们的服务不见得比中介公司好多少,收费却会更高,从300元到500元不等。
大学生兼职因他们并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没有形成劳务关系而不在劳动监察部门的监管范围之内。“这样一来,大学生兼职监管尚为真空地带,而每年暑假找兼职工作的大学生非常多,上当受骗的事情时有发生,他们的合法权益谁来保护?”杨女士提出自己的担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