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
“黑中介”玩“擦边球”监管困难
电子城工商所监管干部周增阳介绍,正规的中介公司一定有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并且用人单位除体检费可以收取之外,不收取求职者类似服装费、培训费等任何费用。
周增阳还列举了这样几种欺骗手段,他说有些中介机构针对外地求职者来回跑不方便这一点,在电话中通知求职者谎称被外省某大公司录用,但公司要先派求职者去某地出差,机票自己垫付,由中介公司统一收钱购买机票。钱收上来后,中介公司很可能就会连夜卷走这些钱玩“消失”。还有一种伎俩也值得警惕,一些中介会告知外地求职者近期去某地培训,需乘坐飞机往返,一旦把求职者的钱哄到手,他们会突然通知求职者一小时后去某机场乘坐某航班去外地培训,求职者往往根本无法按时赶到机场,自然这份工作就泡汤了。中介公司反倒将责任推到求职者的身上,称他们自己延误了时间,将自己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
周增阳表示,一些所谓的“黑中介”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并且举报很少,主要还是现在就业压力太大,大学生求职心理很迫切。他们往往觉得与其把精力花在追究被中介骗走的几百块钱上,费时间费精力,还不如抓紧时间再找一家中介,早点工作。即使举报了,中介公司的这些行为是否属于欺骗性质很难认定、取证,因此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也非常困难。
小提示
最好选择免费公共人才与就业服务机构
据悉,目前,我市共有包括西安市人才交流中心在内的14家免费的公共人才与就业服务机构,面向社会提供职介、培训以及就业服务。
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机构的名称以及动态信息都会公布在劳动保障局信息网上。这些就业服务在每周三、周五、周六、周日举办招聘会,每次招聘会上,市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会以发放宣传册、宣传单的形式宣传相关政策,提醒求职者要多关注一些公共职介部门的动态信息,了解相关就业政策,不要轻易相信一些不规范的职介机构的承诺。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一家正规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具备四方面条件,首先有明确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其次有展开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相应的开办资金;还要有3名以上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以及法律法规的其他条件,设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取得《人力资源中介许可证》,并办理工商、税务登记。
“一些大学生往往到了毕业的时候才着急四处乱撞找工作,平时不关注相关的公共信息平台,对相关政策信息不了解,上当受骗之后甚至有些人连该去什么部门投诉都不知道。”这名工作人员显得有些无奈地说,在西安劳动社会保障信息网上,每年都会公布年检合格的中介机构,希望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多了解这些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就会大大减少被“黑中介”忽悠的几率,提高求职效率。万一上当受骗,应及时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在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也在为避免他人再次上当,规范中介市场起到一些推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