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宁陕15年免费教育实践 政府卖办公大楼筹建宿舍
http://news.hsw.cn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1-11-16 07:58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日本东京少女清纯内衣秀
日本东京少女清纯内衣秀
西安沙井村店铺爆炸现场
西安沙井村店铺爆炸现场
·广东韶关一酒店保安连杀乞丐小学生 均为13刀毙命
·北京一女子人工呼吸救醒男乞丐 市民怀疑是炒作
·快讯:唐延路与南二环交叉口一建筑着火 伤亡不明
·调查显示巴西农村35%男性曾与动物发生性行为(图)
·韩国孕妇为求6个1特殊身份证号 光棍节扎堆剖腹产
·病重妻子不愿拖累丈夫病房自缢身亡(图)
 
  核心提示: 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尽管“穷民不富”但自今年秋季开学实现学前3年免费教育宁的免费教育达到了15年。在“穷县不能穷教育强首先要强人”的发展理念下,宁“节衣缩食”将财政收入的30%投入教育它到底花钱赚吆喝还是真正为民谋福利?它改变了什么?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2011年秋天实行免费教育后,宁陕县幼儿园学生数量激增,变得拥挤

  宁陕中学的任何一栋教学楼,都比县委县政府的办公大楼要好

  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尽管“穷民不富”但自今年秋季开学实现学前3年免费教育宁的免费教育达到了15年。在“穷县不能穷教育强首先要强人”的发展理念下,宁“节衣缩食”将财政收入的30%投入教育它到底花钱赚吆喝还是真正为民谋福利?它改变了什么?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我一定要考上大学,走出去!”18岁的王高亮咬着牙说。

  去年春节,他的父亲给老家比王高亮年纪还大的土坯房子刷了层白灰,这个家庭已经很久没有值得高兴的事情。接下来可以预见的最大喜事是:2012年,王高亮将要考大学,如果考上的话,那就光耀门楣了。

  “穷了一辈子,娃要是有了出息,能考上大学我也就没遗憾了。”王高亮的父亲说。通过考上大学脱离贫困,成为这个陕南小县城很多家庭的梦想。

  “培养一个,脱贫一家”

  王高亮家在宁陕县太山庙镇太山村,离县城大约有30公里。村里大概有100多户,这些年来,让孩子上高中的只有1/3左右,这还是宁陕县实行了免费教育后的数字。

  王高亮的两个哥哥都在成都打工,他们都是小学毕业,家庭困难让他们无法继续接受教育,因此也埋怨过父母。所以,王高亮是这个家庭最后的希望。

  “父亲在山上开石头下苦力,一天挣个七八十块钱。”说起父亲,王高亮眼中已有泪花:“那个活特别辛苦,能干上半个月就是极限了,但除了这个,家里又没有其他收入。”

  高中学业繁重,王高亮3个月甚至一学期才回去一次。父母一个月给他400元钱生活费,其中吃饭至少花300元,另外100元,王高亮都用来买书或者是存下。2012年,他的奋斗目标是:“考上西北政法大学!”“将来想当个法官吗?”记者问。王高亮有些不好意思。

  想了想他说:“只是希望将来能找个体面的工作,把爸妈都接到城里去,不让他们再在山里受苦。”

  尹和山是王高亮的好朋友,家庭状况和王高亮相似。自从上了高三,母亲就放下了地里的农活在县城一家宾馆找到了洗床单的活儿,一个月挣800元钱。

  在宁陕县中学,像尹和山母亲这样的“陪读”家长很多。2008年,宁陕县实行的高中阶段免费教育,为这些贫困的家庭打开了一扇门,每年减免2000元的学费,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这差不多是半年的收入。

  “孩子能考上大学,将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个家庭就会富裕起来;即使孩子考不上大学,有了高中学历打工也会工钱多一些,这正是宁陕县免费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宁陕县教育局副局长俞昌勤说。

  “培养一个,脱贫一家”,县委书记陈伦宝笑谈,“培养出来了到外面工作,但父母还是在宁陕县的,把钱寄回来给家里修楼房,这也是扶贫了。如果不把孩子们送出去,那么跟父辈一样,一辈子都还是贫困户。”宁陕县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30%经费用于免费教育,对于这个没有任何大工业的小县城来说,这是脱贫最划算的投资。

  宁陕免费,佛坪也咬牙免费了

  虽然是免费教育,但免的只是每年2000元的学费。宁陕中学校长赖邦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名普通的高中生,每学期的课本费大概为300元,住宿费每学期360元,资料费也在300元左右,再加上每天10元伙食费,这样下来,一年的花费也在5000元上下。

  这样的花费并非每个家庭所能负担。宁陕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除了县城的7000多居民外,其余人全部居住在秦岭山区,对于人均年收入只有3812元的很多家庭来说,让孩子上学是一件奢望的事。

  山区的孩子们,大多初中毕业后就出门打工。高晓亮就有这样的想法,姑姑金绪英一提起这个孩子就泣不成声。

  今年的7月18日,高晓亮的父亲带着他和妹妹在村后的蒲河散步,11岁的妹妹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父亲跳下河把女儿救上来了,自己却没能上来。

  “他们家本来条件就不好,去年从山上搬下来,刚花了4万块钱盖了房子,还欠着1万块钱的账。”金绪英说,“家里就弟弟在矿上挣钱,挖煤,一天能挣个80块钱,但他现在一走,这个家可靠什么活?”

  “我不去上学了,我要打工挣钱。”16岁的高晓亮说。金绪英安慰他:“娃呀,这个家里现在就你一个男人了,你去上学,现在还能上得起,等上不起了再说。”

  不管怎样,宁陕县的免费教育还是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同。蒲河九年制学校副校长李明军介绍,得知学前班免费的消息,许多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学校来了。他扳着手指数道:“去年报名的只有11个,今年一下子就多了8个,老师都不够了。”

  但同样,免费教育也招致了邻县汉中市佛坪县家长的“嫉妒”。与宁陕县四亩地镇仅一条小溪之隔,就是佛坪县的陈家坝村。有村民纳闷:两县相邻,情况差不多,为何佛坪不能免费教育呢?

  今年秋天,在学生家长的要求下,2011年财政收入刚过千万元的佛坪县,也咬着牙实现了高中免费教育。村民邹晓华说:“要不是宁陕这一搞,我们佛坪人也不会省下这个钱,每学期省1000元,对乡下人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大批幼儿争入园,教师短缺

 [1] [2] 下一页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返回新闻频道首页·进入华商论坛
  相关新闻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