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源咋调配
优质学校给成员学校“输血”
“大学区”内建立教师流动机制。学区长可在学区内自主调配教师,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和学科结构。学区长学校每年向成员学校输出一定数量的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带动成员学校发展,其人事关系可接转也可保留在原学校。
在推行“大学区管理制”的同时,还将建立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推进基础教育各办学层次和类型的城乡结对互助,在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方面形成发展团队,实现互利共赢。
对学区长咋考核
成员学校来评判 做得好有奖励
为保证“大学区管理制”的顺利实施,对学区长、副学区长将实行双重考核,既接受学区内成员学校考核,也接受区县教育部门考核小组的考核,其中前者作为后者的重要依据。
对“大学区”及学区长学校的考核,以发展增量为核心指标,同时对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等进行综合考评。成员学校的考核细则和指标体系,参照学区长学校考核体系确定,由学区长学校实施。
我市将设立“大学区”管理的专项经费,用于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机构活动和教师奖励,也可用于对大学区运行管理经费的补助,并对学区、办学绩效显著的团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同时还设立学区长专项奖励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