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联合国:新一轮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剧
http://news.hsw.cn    来源: 新华网  2012-01-18 11:00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重庆“救狗”志愿者
重庆“救狗”志愿者
珍贵老照片:春节的记忆
珍贵老照片:春节的记忆
·“红派壹号”回应质疑:外国有iPad,我们有红Pad
·7成人为春节回家而烦恼 回家成本高和买票难是主因
·春运客流最高峰即将来临 返程车票今日“开抢”
·申通圆通等多家快递公司歇业 网络购物延迟发货
·南京武警地毯式搜山无收获 枪案平头男仍然在逃
·中印参与制造世界最大望远镜 耗资超10亿美元

  联合国17日在京举行《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发布会,认为新一轮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加剧,最好的结果就是能够避免衰退。

  在基准预测方案中,世界生产总值在2012年和2013年将分别增长2.6%和3.2%,低于2010年4%的增长率。然而,这一基准预测的假设前提是:欧元区债务危机得到遏制,发达国家不会采取大规模的财政紧缩政策。

  《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由于决策者的失误,尤其欧洲和美国,没能解决失业问题,防止主权债务危机与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升级,使得全球经济在2012-2013年的前景面临严重风险。

  《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发达国家处于衰退的边缘,主权债务危机、银行部门脆弱、总需求疲软以及政治僵局和体制缺陷造成的政策瘫痪,这四大因素已经形成恶性循环,很可能引发严重的金融风暴和经济下滑。

  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预计将继续充当世界经济的发动机。在基准预测中,其2012年和2013年的平均增长率将分别达到5.4%和5.8%,但这个增长速度远低于2010年的7.1%。

  2011年发达国家的失业率为8.3%,仍高于2007年金融危机前5.8%的失业水平。长期失业将对失业工人和整体经济产生持续性影响,失业工人的工作技能将在失业期间有所退化,导致失业工人未来收入水平降低,以及更低的生产率。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恢复较快。例如,亚洲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已经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或者更低,拉美多数国家的就业也已经得到恢复。然而,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大多数的工人未充分就业,工资水平较低,工作环境恶劣以及在某种程度上社会福利的缺失等等。与此同时,失业率仍然很高,在城市地区达到10%以上,这种情况在非洲和西亚国家更为严重。

  根据联合国预测,2011年全球失业人口达到6400万。只有创造出这些就业岗位才可以恢复危机前的就业水平并充分吸收最新进入市场那部分的劳动力。根据《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如果经济增长像基准预测中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那样持续低迷,就业率在2015年以前都无法重回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

  为了应对大规模的财政赤字以及公共债务,发达国家以及其他地区采取了财政紧缩政策,这正在进一步削弱经济增长和就业,使财政调整和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工作遇到更大的挑战。

  2011年下半年,一些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开始恶化。尽管欧元区政府采取了大胆的举措并达成协议解决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市场局势没有得到缓解,依然动荡不安,对一些欧元区更大经济体会陷入债务危机困境的担心开始加剧。

  《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现行的国家政策以及G20戛纳行动计划对就业增长的帮助有限,没有充分强调经济下行的风险。

  《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呼吁发达国家政府充分考虑经济恢复仍然比较脆弱以及失业水平普遍较高的情况,不要过早地采取财政紧缩政策。

  联合国进一步建议,国际社会应更有力地协调各国的额外刺激方案,将关注重点重新放在创造就业岗位、投资基础设施、能效以及可持续能源的供应、食品安全、解决债务危机和进行中期结构性改革等方面。 

编辑:温磊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海地地震两周年50万人仍住帐篷 首都废墟一片   12-01-14 07:53
·朝鲜举行金正日遗体告别仪式 联合国总部降半旗   11-12-28 13:38
·朝鲜举行金正日遗体告别仪式 联合国总部降半旗   11-12-28 13:32
·联合国儿童基金年度照片   11-12-27 15:48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