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头条回顾 联系方式:029-86519800 华商网官方微博
新闻首页 陕 西 调查·策划 国 内 时 评 社 会 国 际 图 片 网 事 娱 乐 体 育 人事任免 世园会 问道楼观
热点:皮革废料变胶囊 西安墓园 西安城墙假货之争 中华儒商诈捐 《泰坦尼克》热映 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柏树林古建筑失火 渣土车撞出租车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云南富源持续干旱 部分民众入百米深洞背水(图)
http://news.hsw.cn    来源: 云网  2012-02-21 13:53
华商彩信手机报,精彩资讯早知道!移动用户发‘HSB’到 10658000定制,3元/月!
 
推 荐
西安都市中的“垃圾山”
西安都市中的“垃圾山”
日本旅行者自行车被追回
日本旅行者自行车被追回
·中学老师写“万言书” 希望教育不要沉沦下去
·余秋雨被曝为熊胆企业题词:百般熊姿 一派人道
·记者采访遇车祸送伤者上医院 称“救人不容缓”
·郑州一餐具消毒公司气味呛鼻 池里漂卫生巾(图)
·男子因起争执勒死女友 “与尸同居”5天玩网游
·电影学院试卷被盛赞 PM2.5、“女同”成试题

  ①村民深入地下90米处才发现了水源

  ②为了方便背水,村民在洞穴中搭起简易梯子。

  附近的水源干了,村民只能用牛车到远处去运水。

  截至2月15日,干旱灾害已造成曲靖市富源县的农作物、各类林木苗木受灾,并对富源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全县小春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3万亩;各类林木、苗木受灾面积达6.5万亩。

  富源县去年全年降雨总量为634.5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41.4%。目前,各乡(镇)仍在进行水窖补水工作,2月底前可全部蓄满。但是,富源县城10万人和全县70个村委会193个自然村14.86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据预测分析,随着旱情的发展,至5月底全县将新增饮水困难人口15.1万人,因旱出现饮水困难人口累计将达39.96万人(含县城10万人)。

  镜头1

  牛车拉水往返两小时

  夕阳西下,山峰在大地上拖出长长的阴影,72岁的游大爷和同村另一位大爷赶着牛车走在回家的路上,每一辆牛车上拉着两个装满了水的大桶。桶把牛车塞得满当当的,两位老人只能跟在牛车旁边慢慢地走……“两块钱一桶水,一次能拉两桶水,来回需要两小时,省着点才能用3天。”游大爷说。

  游大爷家住曲靖市富源县后所镇杨家坟村,他说村里以前从没有干过的自来水现在干了,2月10日,村子附近一直出水的龙潭也干了,“此前,水库已经干了半个月”。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去离村子很远的另一条河边拉水,来回路程7公里。“有人从河里抽水蓄起来卖,一桶水两元钱,没办法,为了生存,只好买水喝了。”

  镜头2

  百年未干过的清泉断流了

  同样需要去远方拉水的还有家住富源县后所镇红洞村的丁先生,他取水需要到6公里之外的新房子村,“新房子村那边有个村民自己挖了口井,里面还有水。不过一早上从井里打出来的水只够装一车。”这“一车水”大约有4立方,价格是30元。

  丁先生家旁边就是富源县2009年建的抗旱救灾取水点,“前两年干旱的时候,周围十几个村子的村民都来这里取水。”1月25日,这个支撑着周围上万人生命的取水点也干了……这个取水点的水是从村子背后的大山里引来的地下水,100多年来,这股水从来没有干过,随着3年连旱,这条百年清泉也撑不住了。

  据晚报记者了解,2009年,云南遭遇第一轮大旱,当年,富源县在缺水的后所镇,一共找到了3处水源,而后的两年又陆续找到了5处水源。8处水源帮助当地村民们度过了3年连旱期,但今年春节刚过,8处水源已经只剩下3处还在出水,而且这3处水源地的流量还在不断地减少,现在看来,很难支撑到今年雨季来临。

  眼看水源即将枯竭,村民和政府不得不开始了一场新的寻找水源行动,但新的水源则意味着更远的距离,更大的投资。

  丁先生表示,目前政府出台措施,每家自己建一个小水窖,给补贴2500元,“但是没有水,水窖建好了也没有用啊!”

  镜头3

  渴望一个水泵来抽水

  在富源县后所镇双诺村柳树洼,有一个从外面看来深不见底的洞口,隐蔽在草丛之间。为了寻找水源,村民们冒险下到了这个未有人涉足而且深不见底的深洞。洞内怪石嶙峋,洞口几乎垂直向下,大多数时候,洞内的坡度超过70度。深入地心90米后,一汪清水终于出现在眼前。原来,喀斯特地貌之下,隐藏着水量丰沛的暗河。深不见底不可斗量的潭水,给村民们带来了莫大的希望,但是怎么将水运到地面,成了难题。

  于是,简易的木梯搭建了起来,但在本就狭窄的洞内,连转身都困难。背水,在这里几乎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但是当地人还是用接力的办法,将水一桶桶运上了地面。从下洞到取水,最终出洞,需要耗时20分钟以上,20分钟的努力,换来的不过是15公斤左右的清水。从下洞到出洞,毫无负重,都已是气喘吁吁,更别提背水了,但这里的村民为了生活,不得不每天来这里数次探险。

  后所镇水务所所长黄玉灿说,假如要把水通过水泵引到最近的一个村子,耗资约600万元,一旦资金到位,1个月时间可以完成饮水工程。但镇党委书记杨兴明说,根据镇里的情况,如今只能拿出20万元,但一个好消息是,现在镇里正在积极申请饮水项目,一旦得到立项,在省、市、县等几级财政的帮助下,资金可以很快到位。

  拍摄手记

  入洞百米不缺氧

  跟随村民进入这条狭窄洞穴的道路远远超乎我们之前的想象,以至于随行的女记者郭舒瑜不得不半途留下。

  从山石的狭缝中挤进洞穴后,外面的光线已经照不进来,我以为离水源已经不远,可村民告诉我们才走了1/3。借助手电筒的光照和用松树杈制作的简易“楼梯”我们才得以继续深入。相机的感光度已经调到了极限,仍然难以捕捉到清晰的影像,不过之前担心的缺氧问题倒是没有出现,有人开玩笑说要是现在地震,我们怕是上不去了……大约走了10多分钟,深入地心90米,终于见到那汪清澈的泉水,用手一摸,还略带温热。村民们七手八脚地将水装入桶中,或背或扛,又花了10多分钟才把水从山洞中运出……这是我做记者以来一段难忘的经历。

  (本文来源:云网 作者:周明佳)

编辑:白玫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新闻
·四川凉山等地旱灾致13.9万人饮水困难   12-02-20 16:13
·云南部分地区持续干旱 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启动   12-02-18 13:18
·广西桂林干旱少雨 漓江大片河床裸露   11-12-11 12:04
·喻朝庆:中国干旱水资源短缺:轻、应对方法   11-09-23 18:14
·高清组图:鄱阳湖湿地旱情严重 河床大面积干裂   11-09-16 11:40
 
 
版权申明
一、原创内容页
① 华商报、华商晨报、新文化报、重庆时报、大众生活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音视频)独家授权华商网发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华商网-华商报”。
② 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备注:华商网独家原创,转载请联系029-86519800 (详见华商网申明
二、华商网提供上传空间、链接及论坛/博客/评论等服务页面的免责申明
① 所有图片、音视频标明来源,有作者姓名要详细标注
② 华商网为用户提供上传空间服务,对用户传输内容不做修改或编辑。当著作权人和/或依法可以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人发现上传内容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时,应向华商网发出权利通知,华商网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详见华商网申明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站简介 | 产品服务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2-2012 华商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80006 陕ICP备08101257号 SP服务代码106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