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弟弟很年轻,还没来得及走上社会,还没有欣赏够这个世界,希望弟弟的角膜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也希望受捐者能代替弟弟好好看这个世界。”昨日,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2岁的姚星说出这番话时,已泣不成声。
大一男生篮球场上突然倒下
3月13日下午,姚星的弟弟姚志突发疾病,被送往省荣军医院,随后被转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医生宣布,姚志已经脑死亡,目前仅靠呼吸机维持。
姚志生于1992年2月14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读大一,他是一个喜欢打篮球的阳光男孩。姚志的同学说,他的性格很活泼,因为知道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总是乐观地对朋友说:“我能多活一天,我就赚到了。”
厄运还是残酷地降临到他的身上。姚志的同学回忆,13日下午,姚志在学校打篮球,上场不到10分钟,突然弓着身体捂着胸口说很难受。休息一会儿后,他再次回到场上,但站了没两分钟,他突然跟旁边的同学说:“我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了,你扶一下我。”在同学的搀扶下,他准备下场,走着走着就倒在地上。
哥哥匆匆赶回未能和弟弟告别
14日早上,在北京打工的姚星接到妈妈的电话,才知道弟弟出了事。当天中午,他匆匆赶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看到躺在ICU病房已失去意识的弟弟,顿时泪如泉涌。
姚星说,他们家住在江夏郑店,一家人靠父亲开面包车维持生活,他和姐姐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弟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从小身体不好,一家人都非常疼爱弟弟。前年6月,他们送弟弟到医院接受了治疗先心病的手术,当时手术很成功,没想到如今还是出现意外。
姚星在北京做销售工作,为了节约路费,他已有两年没回武汉,平常都通过电话和弟弟联系。“弟弟喜欢打篮球,我特意给他买篮球鞋,事发当天我给弟弟打过电话,问他喜欢什么样的鞋子,没想到那竟是他最后一次和我说话。”姚星难过地说道。
父亲代替儿子签下捐献志愿书
说起捐献弟弟眼角膜的初衷,姚星说:“弟弟还很年轻,还没有机会走上社会,没有看到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希望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让弟弟继续看看这个世界。”姚星觉得,通过这种方式,让家人感觉弟弟还继续活在他们身边,这对年迈的父母也是一种安慰。
3月16日上午11点30分,接到姚星的电话后,武汉市红十字会角膜捐献接收站——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的工作人员来到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因姚志已被医生判定脑死亡,目前仅靠呼吸机维持心跳,姚志的父亲姚开军代替儿子郑重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
武汉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管理中心负责人骆钢强介绍,按照国家《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规定,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人体器官的,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书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献该公民人体器官的意愿,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
据介绍,武汉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自2000年接受遗体捐献以来,武汉已有103人成功实现眼角膜捐献,让200人重见光明。目前,武汉每年约有4000人因角膜病等待角膜源。记者陈媛 通讯员刘晓鸿 裴霓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