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文化参赞伊爱娃向风追司马景区赠送文化资料
风追司马景区管委会主任汪舵向瑞典文化参赞伊爱娃介绍景区整体规划
双方亲切会谈
华商网讯 2012年3月20日上午,一场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交流的双方是来自陕西韩城方面和瑞典大使馆的文化参赞,而他们是在延续百年前韩城人民和瑞典人的情谊。
陕文投(韩城)公司在推进韩城古城保护工作期间,发现韩城古城有一座在当地非常有名的教堂。“这个老房子就是当年瑞典人来建的教堂原址。”据当地人介绍说,在韩城当地至今流传着关于一位来自瑞典传教士的种种传说。坊间传言,他因崇拜司马迁而来到了韩城,在韩城期间,开诊所,办学校,为人谦和,温文尔雅,帮助了不少当地的人。听到裹着三寸金莲的女孩子那撕心裂肺的哭声,他向慈禧太后建言不再缠足;看到了当地有人吸食鸦片上瘾,免费为他们戒毒……
陕文投(韩城)公司被这段故事深深打动和吸引,他们被这位传教士的事迹感动,也对这位痴迷中国文化,崇拜司马迁的传教士感到好奇。在壬辰年“风追司马”民祭活动期间,他们想到能否找到传教士的后人,让他的后人看看今日之韩城,从而延续百年前的情谊。
经过多方努力,陕文投(韩城)公司终于和瑞典大使馆取得了联系,虽然大使馆暂时无法联系上这位传教士的后人,不过大使馆还是非常乐意和韩城方面进行一次文化交流,让百年前的友好情谊传承下去。
3月20日上午,韩城方面及陕文投(韩城)公司相关领导特意赶到了北京,来延续这段传奇。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伊爱娃接待了他们,韩城方面为伊爱娃带来了他们特意准备的关于老教堂的照片,韩城景点的照片,还有坊间关于瑞典传教士的传说,以及来自韩城的“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伊爱娃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写着笔记,特别对“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文化景区的未来有着浓厚的兴趣。
伊爱娃表示,瑞典和中国在历史上有着很长久的友好关系,瑞典也是第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她为一百年前有位瑞典的传教士在中国的韩城做了那么多好事和善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为了这次文化交流互动,伊爱娃精心准备了礼品——她策划的讲述两国交流的中文书《巨龙与雄狮》,瑞典手工工艺制作的“骏马”等等。伊爱娃说:“中国有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也许我们的礼物不是价值连城,但我们的情谊却是千金不换。”同时她还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对陕西的感情,“有人说,我有中国文化情结。我理解不了‘情结’两个字的意思,但我知道,中国的文化让人上瘾。因为这种上瘾,我对陕西,对西安都充满了景仰,以前我曾去过西安很多次。而今我又了解了韩城,知道我有一位同胞曾在那里做过那么多善事,好事。我想我有机会一定会特意去看看韩城,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民风民俗。我有个朋友专门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届时将和他一起去韩城,去学习一下那里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
伊爱娃听说韩城一直有民间祭祀司马迁的活动,今年“风追司马”的祭祀活动也将启动,表示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自己也能参加,近距离感受‘太史公’的风采。
活动在祥和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韩城人民和瑞典人百年前的情谊却延续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