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陈开梅:我们干吗要自己吃,肯定那个不卫生嘛。
据警方调查,仅2010年11月到2011年7月,短短8个多月的时间里,陈开梅和林斌霞夫妇向陈金顺售卖的病死猪肉就多达60吨。如此大量的病死猪肉又销往哪里呢?据陈金顺交代,他从陈开梅、林斌霞夫妇那收来病死猪肉后,先储存在冰柜里,然后转手卖给泉州、石狮、福清等地一些专门作腊肉腊肠的小作坊,泉州的吴鸿就是长期从他这购买病死猪肉的老客户之一。
记者:你买这个肉是做什么用?
犯罪嫌疑人吴鸿:做灌肠。
记者:为什么要买这个肉做灌肠呢?
犯罪嫌疑人吴鸿:因为好的肉太贵了,这肉差不多一半的价格。
吴鸿交代,她之所以买陈金顺的病死猪肉,看中的就是价格便宜。正常的猪肉,即使批发价每斤也要10元以上,而从陈金顺那儿买病死猪肉,每斤只要4——6元左右。同时因为自己做的是腊肉腊肠,病死猪肉经过加工后,消费者很难分辨出好坏。
调查至此,通过陈开梅、陈金顺这一制售贩卖病死猪肉团伙,福建省系列贩卖病死猪肉案的面纱逐层揭开:陈开梅、林斌霞夫妇等不法猪贩,以每头20——50元的价格,从不法生猪养殖户或猪贩子手里收购来病死猪;屠宰后,再以每斤2——3元的价格,卖给陈金顺等肉贩子;陈金顺买来病死猪肉后,又以每斤4——6元左右的价格,贩卖给吴鸿等肉制品加工窝点,吴鸿等人将病死猪肉经过腌制处理作成腊肉腊肠后,以每斤13元的价格,批发给一些小摊贩,或者直接卖给消费者。这其中每一个环节,不法分子获得的利润率都超过100%。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2011年7月以来,福建警方统一行动,集中打掉6个制售、贩病死猪肉的犯罪团伙,查扣病死猪肉及制品130余吨,查明涉案病死猪肉500多吨,病死猪肉制成品如腊肉腊肠等100多吨。
办案民警告诉我们记者,这次连续破获的制售病死猪肉案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各个环节分工更细致,隐蔽性也更强了。这无疑加大了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那么,这些病死猪肉一旦流向我们的餐桌,会给食用者造成哪些健康威胁?那么为什么明明是病死猪肉却能检测合格?为什么不法分子明明在销售病死猪肉却很难追究刑事责任呢?
专家认为,病死猪肉中存在的病菌,特别是一些人畜共患的病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为直接。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冯平:
咱们平常说的 猪的脑炎,猪的链球菌病,还有其他像李斯特菌病等等,还有一些寄生虫病,那么大概是26种 这些病对动物,它会肯定是有损伤的,对人来讲同样它有危害。
根据农业部2009年发布的人畜共患病名录,人畜共患病有禽流感、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猪Ⅱ型链球菌病等26种。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人畜共患疾病事件并不少见,严重的甚至导致死亡。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冯平:
像2005年的时候,猪的链球菌病在四川爆发,那时候大概有600多头猪病死,然后有204个人患病,有38个人死亡。因此这种危害还是很大,很严重的。
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病死猪肉不得上市流通,但近年来病死猪肉不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逐渐形成供产销一条龙的利益链条。 在福建省这次查处的6起团伙案件中,无一例外,作案人员从收购、屠宰、贩卖、加工、销售,每个环节都是分工明确专人负责,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福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行动大队大队长潘志国:
分工都很具体,很明确,有的运输的 有的是雇工来专门运输的,有的是专门屠宰的,有的是专门生产制作腊肠的 等等,有的是专门收购猪的,所以有好几道工序,我们在侦查过程当中,如果不是从源头追到后面,都没办法把这个证据链给贯穿起来。
警方介绍,病死猪肉的收集、加工、运输、贩卖等各环节都相对独立,让案件很难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致难以对案件定性,加大了执法部门的查处难度。同时警方指出,在办理这一系列制售病死猪肉案件的过程中,对病死猪肉的检测鉴定也成为办理案件的一个难点。
福建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沈冬:很难检测出它里面的物质是有毒有害的,很难检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