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渭南讯(实习记者杨托)“爸爸,今天您回来了,回到了您朝思暮想的家……爸爸,您安息吧!”4月15日,在抗日英雄李绪堂烈士追思会上,李绪堂的儿子、73岁的李学智说,父亲李绪堂是原国民党军队的军人,当年在中条山战役中阵亡。日前,父亲终于被民政部追授为革命烈士。4月15日,数百名群众参加了抗日英雄李绪堂烈士的追思会。李学智说,自己刚出生时父亲就参军了,母亲只知道父亲去山西打仗。曾在山西太原烈士陵园、黄河沿线寻找,可没一点音讯。李学智说,通过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父亲的档案。相关档案证明,李绪堂曾在国民革命军陆军96军177师529团机枪一连当兵,曾任上士班长,在1941年中条山战役中阵亡,年仅27岁。
随后,李学智提出了追认父亲为革命烈士的申请。今年4月5日,终于得到国家民政部的批准。
一直从事陕军抗战历史研究的西北大学教师张恒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3万多名陕军主动请缨,于1938年7月的一个夜晚渡河,在晋西南与日军激战后,收复山西运城周边13个县,沿芮城、平陆一线布防。”
“1939年6月6日,3000多名陕军将士遭遇日军分割包围后弹尽粮绝,宁死也不愿被俘,先后跳进黄河,他们用牺牲换来了整场战役的胜利。”张恒介绍,跳河殉国将士的鲜血曾染红了河水。
根据民政部相关文件,对参加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确因对敌作战牺牲的国民党人和其他爱国人士,其遗属主动提出申请,并有可靠证明者,经省政府或民政部批准,可追认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