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专访:美国需要复兴制造业——访哈佛大学教授史兆威

来源: 新华网  2012-10-20 11:35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新华网美国波士顿10月19日电(记者阳建 蒋旭峰)在大选年,经济竞争力和就业前景一直是美国民众关注的首要问题。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史兆威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制造业对一个国家的创新和竞争力至关重要,美国需要复兴制造业,为长远经济繁荣和创造就业打下基础。

作为《创造繁荣: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复兴》一书的合著者,史兆威说,美国制造业已经衰落。1950年,制造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为27%,占美国就业总量的31%;然而到了2010年,这两个比例已分别降至12%和9%。

截至2011年年底,美国制造业岗位不到1200万个,比起美国制造业顶峰时期1979年的1960万个岗位,美国大约年均流失逾23万个制造业岗位。

他指出,美国不需要制造业也可以成为全球创新者的设想“非常危险”,美国政府和企业必须尽快摈弃“去工业化”的试验。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应从这一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他还强调说:“我们希望人们认识到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制造业很重要,因为在很多领域,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作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专家,史兆威曾在消费电子产业工作过10年,在信息技术产业工作过18年。

他指出,人们通常对制造业有着普遍的误解,认为制造业是低附加值的生产活动,只需要低技能工人,而且可以很容易将产业外包到世界各地。然而,在他到访过的很多工厂中,制造业已成为一种知识型工作。“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制造业实际上是高价值的知识型工作。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制造业外包,但你必须分清楚,什么适合外包,什么应该留在国内。”

他以iPhone5举例说,这种产品的制造很难在美国实现,只能去中国生产,只有中国才具备那样的劳动力规模和灵活性。

史兆威强调,如果是在生物科技等产业,“当你失去制造业竞争力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创造新产品的能力”。他指出,特别是在那些尚不成熟的制造业领域,生产过程本身就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创造与革新。

为此,他呼吁美国企业和政府对工业生产进行再投资,这不只是为了开发新产品和推动创新,也是为了整个美国制造业和全球经济。

谈及中国制造业,史兆威认为,中国对美国不是威胁。不过,中国未来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低成本的组装工作是否会转移到越南、孟加拉国或其他国家。

编辑:海娜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