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希望子女给予什么
子女最容易忽视什么
听听父母和子女怎么说?
对照这些家庭问卷结果,看看你和父母是不是也这样
哪个问题答案很一致?
父母(儿女)对自己(父母)最大的希望?
父母回答:身体好、没病没灾。子女回答:爸妈身体好心情好。父母们说自己身体好,不仅自己受益,更是为了不给儿女们添负担,并且尽可能多地为子女分担一些,比如带孩子、做饭。子女们希望父母身体好,不仅自己轻松,受了一辈子累的老人也该享享清福。
哪个问题答案最不同?
父母(儿女)认为目前自己(父母)最缺什么?
父母回答:过得富足也罢,简朴也罢,对物质生活没有要求,什么也不缺,很知足。
子女回答:父母虽然衣食无忧,但心里还是缺少亲情的抚慰和儿女的陪伴。
老年人对于晚年生活大多抱有乐观和满足的态度;而一部分子女则表示,做子女的其实很清楚父母最渴望和子女共享天伦之乐,但迫于工作、生活的各种压力,并不能时时陪在父母身边伺候,因此也觉得愧疚。
父母们最“心口不一”的回答
父母最希望子女给予什么?父母回答:很多老人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什么也不需要。子女回答:一些子女回答“好像没什么”,还有一些意识到父母需要更多细微关注。
记者发现,老人并不是没有期望,其实他们很渴望得到子女的关注,常常回家看望和陪伴,听子女聊聊最近的生活,给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但这些“希望”却被老人们隐藏了起来。
74岁的田玉成说,儿子每周回来一两次,父子聊得都挺开心,但自己从不会给儿子提起自己晚上失眠睡不着,上下楼腿疼得厉害这些事。“孩子帮不上什么忙,还要跟着操心。”
子女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父母、子女在电话里最常说的话是什么?
父母回答:爸妈身体好不好?钱够不够花?缺什么东西?子女回答:父母常说别太累着,最近忙不忙?吃得好不好?调查发现,儿女大多关心父母身体如何、吃喝和日常生活,很少有子女会问及父母心情如何,有没有什么烦心事。
对自己孩子,年轻父母总有时间
对待父母,很多子女总是很忙
听听专家说,我们到底该怎么做
调查结束后,记者就30份问卷的调查结果,咨询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老年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从容。她表示,家人的亲情,特别是子女的尊重与孝敬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精神支柱和全部寄托。
李从容说,主动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比起物质给予更重要。
该机构做过的一项调查显示,子女与父母是否同住,或子女探望父母的频率高低,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幸福感。
“老年人情感上的要求必须通过子女无微不至的关怀来达到,而老人精神上的变化也是隐性的,害怕给子女增加负担,大多数父母是不会直接告诉子女的,也需要靠子女自己去发现。”李从容说。
李从容说,如果哪天自己的孩子表情或者状态出现反常,年轻的父母总会反复耐心询问;但如果是父母的表情反常,很多子女通常只是简单询问。
对待自己的孩子,年轻父母无论多忙都可以挤出时间来陪伴、关心,但对待父母,很多子女的理由总是忙,这其实就是一个态度和心理作用。子女对待老人的最好态度应该是平等的朋友关系。
电话问候父母 你超过10分钟了吗
与父母见面 你给过他们拥抱吗
看看这些小事,你做到了没有
通过问卷调查及采访记者发现,其实老人需要的东西和子女以为老人需要的东西间是有很大差别的,生活上关心老人其实很简单,先看看这些小事你做到了吗?
1.电话问候不少于10分钟。即使与父母见面机会少,电话联系也不能“敷衍”,子女打电话时语气要温和,不要快速说完就挂电话。每次打电话最少花10分钟,仔细询问父母每天都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心情如何,给父母说说自己生活工作上的趣事和进展,必要时咨询父母的建议,让父母感觉你有很多话要跟他们分享。
2.认真倾听父母说了多次的故事。与父母见面后,要主动与父母聊天,认真倾听他们可能说了多次的故事。
3.多做亲密的肢体接触。如果子女多给予父母拥抱、牵手这些亲密的肢体接触,会让父母暖心很多。
4.让父母“得意”。 尽可能陪父母外出散步、旅游,不论去哪,都给父母带回来一些小礼物或者小惊喜,会让父母“得意”很久。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李治燕 郝蕾 采写
编辑:陈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