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博览

公务员热在亚洲“高烧不退” 权力崇拜根深蒂固

来源: 福州晚报  2012-10-24 14:22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日本今年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往昔那些热门的代表日本的汽车、电子、综合贸易公司等,反而人气一般。

职业的稳定性加上良好的社会保障和退休制度,公务员在韩国也被称做“神的职业”。公务员考试与司法考试和外务(外交)考试并称韩国三大热门考试。以2010年为例,韩国报考公务员(中央直属部门)的录取比例为1100∶1。这也催生着韩国公务员地位的提升:男性公务员最受未婚女性欢迎,也更容易找到对象成家。特别是近年来,各种考试补习班星罗棋布,很多学生选择价格不菲的脱产班,每周上5天课,补习时间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一年。“亚洲官场文化盛行,其文化中对权力的崇拜很深,这和传统上亚洲国家政府职能范围广、权力大很有关系。”法新社称,在民间和社会上,“当公务员等于拥有特殊地位和特权”,人们憎恶腐败现象,痛恨官僚作风和以权谋私,但这种憎恶并非单纯不满或鄙夷,而带有羡慕、嫉妒的潜意识。

也有分析称,要解决公务员热,不仅要检讨官场文化,调整官民关系,也要从就业问题上入手,确保就业岗位供需平衡。《华尔街日报》认为,全社会就业压力、尤其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此时因“毕业即失业”而病急乱投医的毕业生会抱着不妨一试的态度报考公务员,他们未必真抱多大奢望,只是当做练手尝试。“100年来,欧洲公务员总体上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欢迎。”德国公务员协会专家比德斯对《环球时报》表示,由于经济危机,虽然公务员待遇被削减,就业压力还是吸引年轻人当相对稳定的公务员。在经济危机重灾区西班牙,马埃斯特罗表示,该国1975年约有70万公务员,如今已增到300万,远超人口增速。

公务员职业需回归本质

实际上,年轻人的职业取向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与世界的互动。德国《经济周刊》评论说,虽然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但越来越多在华外国企业抱怨缺乏专业人员。很多人放弃专业,为的是一份稳定的职业,这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是一大弊端。彭博新闻社称,高报考人数对于政府是好消息,但对那些希望看到最优秀人才流向私营部门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准备标准化考试上的人而言,却是坏消息。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对官员奢侈行为“人肉搜索”的热衷程度,和中国年轻人对公务员考试的热衷程度交相辉映。英国《每日电讯报》解释说,这种现象看似令人费解,实则是只要公务员仍被普遍认为是身份、地位、优越待遇和额外权力的象征,人们就会一面“仇官”,一面渴望自己成为其中一员。文章称,中国政府注意到这种现象的不正常,并致力于通过改革公务员招考体系和惩处不法官员加以改进,但倘若治标不治本,不从改变“官本位”架构上入手,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法新社建议说,解决的出路是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和民主法治,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小政府和服务性社会体制。“社会对公务员的认知需要一个过程。”日本亚太问题学者仲村澄世对《环球时报》说,战后20多年中,日本人一直觉得公务员是在“管理国家”,其地位被提升得很高。后来随着日本国家各项建设逐步完善,日本人的这种意识也发生了改变。国家通过很多法律规范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很多特权现象消逝,特权人群失去特权,逐步回归服务纳税人本质。

编辑:海娜

更多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