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前,洪水肆虐,桃花谷大量房屋受损
两年后,桃花谷山清水秀大变样 本报记者魏光敬摄
本报商洛讯(记者 魏光敬)2010年7月17日,丹凤县竹林关镇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暴雨袭击,洪水携带大量泥石倾泻而下,直接冲向街道,致使多间房屋倒塌,4人死亡。
两年后,曾经被大水夷为平地的竹林关镇桃花谷在省市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创建了全省第一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竹林、桃树等各种植物栽植山坡,昔日光秃的山沟沟,如今成为山川秀美的好地方。
洪水无情冲家园敲响水土保持警钟
据竹林关镇镇长柯忠善介绍,发水时他就在现场,洪水肆虐后的惨景至今让他记忆犹新。当时雨下得很大,由于两边山上没有太多的树,洪水很快冲下山,整个山沟成了河。
丹凤县水务局局长张孝义说,洪灾敲响了水土保持警钟。灾后他们发现,竹林关镇其他两个山沟经过“丹治工程”一期的治理,大块石头被拦截,大部分泥砂被拦挡淤积在新修工程内,灾情明显减轻,充分显示了水土保持工程的防灾减灾效果。
治理优劣对比后,该县经过认真总结和反思,认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必须要走出一条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示范的新路子来。随后经过认真筛选,确定在竹林关镇的桃花谷流域创建全省第一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丹凤县水务局副局长胡书堂说,实施园区筹划工作的想法和规划得到了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上级决定,依托“丹治工程”,把桃花谷作为第一家水土保持科技生态示范园,省、市、县三级联建。
丹凤县还成立了“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管委会,管委会主任由县委副书记兼任。水务局以租赁的方式获得了位于园区核心的133.3公顷土地50年使用权,出台了《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生态示范园管理办法》,为做好园区管理提供了保障。
桃花谷变化村民当初想都不敢想
在桃花谷,胡书堂指着满坡的绿色植物说,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坡面,建立了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覆盖;在园区生产中,只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和无公害杀虫剂。园区居民点污水不仅经过发酵、降解、沉淀、过滤的土壤滤渗床工艺处理,还增加了生物吸收流程,在过滤、出水展示区栽种了水草,投放鱼类,以充分净化水质。通过发展高效示范农业,带动休闲旅游,结合滴灌、喷灌和管道灌溉,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设了年产80万公斤的经济果园。
胡书堂说,根据未来发展需要,将在桃花谷内及周边建设800亩水保采摘园、600亩水保生态休闲观光园及生态景观展示区,区域综合治理面积增加6平方公里,子园由3个增加到5个,在未来10年内,将丹凤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生态示范园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好、宣传最广泛的水土保持园林。
两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变化:住进了新房子,开了农家乐,车能开到家门口,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村民李权德说,当初洪水过后,生活困难的村民很多人都到外地打工,根本没有想到村子会有今天的样子!政府各部门下这么大的力气重建了一个全新的桃花谷,最受益的就是老百姓。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