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嘴巴”调解队员王逍(后排左)给双方进行调解 本报记者 李赢 摄
宽敞的会议室内,张、李两家人分坐两端,再三考虑后,李昌终于在谅解书上按下手印,老张则把11000元现金双手递了过去。整个过程中,两人的目光没有接触,但他们都明白,为了这一幕,两个家庭已经整整煎熬了6年。
“事情拖了这么久,希望有个了结”
昨日下午3点,在西安莲湖区桃园路街办一会议室内,56岁的老张和老伴、准儿媳早早赶了过来,唯独不见儿子张同。
“娃前段时间已经自首了,现在在看守所呢”,面对记者,老张叹了口气,神情落寞,“这事情拖了这么久,希望今天能有个了结……”
10分钟后,35岁的李昌也在年迈父母的陪伴下走进了会议室,李昌瞥了老张他们一眼,没有说话。
“我的事你们《华商报》6年前就报道过,一晃6年还是没个结果……”李昌脸上皱纹很多,较同龄人显得憔悴些。这两家人能坐到了一起,为的是将一段持续6年的恩怨画上句号。桃园路司法所人民调解员王逍负责调解这件事,他也是本报“巧嘴巴调解队”新加入的一员。
因琐事起纠纷,6年前儿子砍人三刀
2006年12月,张同和李昌同时乘坐300路公交车行至桃园路附近时,可能因车上拥挤发生口角,两人下车后,情绪激动的张同突然摸出刀来,将李昌连砍3刀后潜逃。
李昌回忆说,自己先后住院3个月,各项费用都是家里垫付,从警方处得知,张同已外逃,抓捕变得很难,其老家又在河南,赔偿也迟迟谈不拢。
“这一拖就是6年,案子没有进展,我们全家心里都是个疙瘩。”李昌说,刀伤处遇到阴雨天就作痛。
几经劝说,儿子今年10月自首
“陕西公安找到了家里,我才知道张同出事了。”从老张的脸色可以看出,这几年他也没少操心。老张说,张同几年里一直没有回河南的家,跑到了北京等地。2007年他自己因病住院,后来手机号也换了,就和外界失去了联系。
“娃做了傻事,家长也要负责任。”老张说,今年上半年他在公安部门网上追逃的名单中看到了张同的名字,才彻底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张同也找到媳妇了,但连个身份证也没有,结婚证都不敢领。”老张叹了口气,今年10月初,他辗转联系到儿子后,几经劝说,终于说服儿子向西安警方自首。“娃也知道错了,来这就是希望能得到李家的谅解,给张同个机会……”
协议书先后修改打印了三次
看到本报关于“巧嘴巴调解队”为民调解的报道后,老张打来电话咨询,希望通过调解就民事部分达成一致,得到李昌家的谅解,刑事诉讼时,为张同争取宽大处理。在记者的联系及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协调下,恰好“巧嘴巴”队员王逍对事发地周边情况较了解。
“他们见面前,我已经分别和双方都见面聊过了,”王逍说,“6年是一道深深的坎,横亘在两个家庭之间,夸张点说,这不是矛盾,是仇恨”。
王逍的调解主要针对民事部分,“这是成则两利,败则两伤的事。李昌方面若不同意调解,量刑时将不会再考虑受害方谅解的因素,但受害方的民事赔偿金在实际执行时也可能因老张家生活困难而困难重重。反之老张家,若能得到李昌的谅解,也有利于减轻对张同的刑事处罚。调解这类事情不能感情用事,咱得讲道理,讲法律,让他们切实明白哪里做错了,该承担什么后果……”
面对两家人,王逍严肃而坦诚地一遍遍解释着诉前调解的意义,相互利害关系,现场双方对王逍提前准备好的谅解协议书有诸多疑问,对方每指出一处,彼此协调无异议后,王逍就进行修改,光协议书先后就修改且打印了三次。
两小时后,在本报记者和王逍的见证下,张、李两家终于按下了手印,6年的一段恩怨,至此终于画上了句号。
律师:双方和解对量刑有积极影响
莲湖区首席人民调解员、陕西浩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卫民表示,被害人谅解是指被害人或其家属因被告人认罪悔罪、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或其他正当原因,而对被告人表示谅解。
《最高院量刑指导意见》将被害人谅解作为酌定从宽量刑情节之一。具体到此案中,张同和李昌谅解协议书的签订,既取得被害人李昌的谅解使其经济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又是张同认罪悔过的表示,必将对法院在审理张同一案量刑时产生积极影响。
(文中当事双方均为化名)社区记者 侯希
“巧嘴巴调解队”咨询热线88429107
自今年8月起,本报社区记者分赴西安7家社区挂职担任社区主任助理。3个月来,经常会遇到居民因家庭、邻里、甚至与单位之间的一些小矛盾而困惑和苦恼。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本报携手西安市莲湖区司法局成立“巧嘴巴调解队”,首批已有10位专业调解员加入。今后您在生活中遇到各类矛盾纠纷,都可拨打热线029-88429107(上午9:00~11:00接听),我们将联系人民调解员免费为您服务。
编辑:王秋阳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