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经费还是无意识?
对于几天前的悲剧,光山县财政局办公室不愿告诉姓名的值班主任告诉本报,“光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入不敷出。因此,光山乡镇上的小学可能配备了专职保安,而村里的小学则可能是老师兼任。”
数据显示,光山县2011年拨付教育经费5.42亿元,大约占到该县财政支出的18.28亿元的三成,教育支出是该县财政支出的大头。
“我们县的财政收入只有3亿左右,很大一部分需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运转。”上述主任称。
那么,是校园经费不足,使得安保力量缺乏么?采访中有专家直言,这些恐怕托辞,更多的还是地方领导和相关学校安保意识薄弱,经费落实乏力,问责缺失。
据新华社报道,2010年12月底,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38.89亿元,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园安保设备设施给予一次性补助,专项用于支持学校(含民办学校)配置安保、防火等设备设施以及加固改造校园围墙、校门等方面支出。
两部门提出,这笔补助资金必须专项用于支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置必要的安保设备设施,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和偿还债务等支出;并且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摸清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安保设备设施装备和保安配备情况,抓紧制定工作方案。
截至发稿前,光山县财政局、教育部尚未告知中央该笔专项资金在地方的详细落实情况。
焦灼的是,校园安全问题近年来层出不穷,从2010年的福建南平实验小学惨案到今年的光山惨案,接连不断。据新华社近日报道,光山县在近一年内连续出现三起校园惨案。
“校园安全问题屡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领导不重视:教育部、公安部此前已经发了公文,要求每个学校配备专职的保安人员,但是地方领导重视不够,以为不会在自己辖区内发生,因此没有投入足够多的资金到校园安全问题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熊指出,他了解的情况是,安保经费通常没有列成单项支出纳入政府预算,在经费紧张的基层,很可能被挪作它用,教育部门没钱,导致学校无法配备专职的安保人员。
前述杨姓保安告诉本报:“他现在月工资一千六百元,由学校发,学校的经费则来源于教育局经费划拨。”
有专家测算,如算上电子眼等安全监控设备,每所一般规模的中小学需要投入的安防项目金额为10万-50万。
熊丙奇说,高科技设备的普及也许短期内有难度,聘请保安人员是最便利的方法,开支并不大。他直言,保安一般从保安公司聘用,并不纳入事业单位编制,工资也不高,只要领导重视,不论贫困县还是富裕县,支付工资都是有可能的。
“但一些学校在聘请保安时,也有问题不断暴露。比如说,聘请校长的妻子作为保安人员,未按照门卫制度严格管理。”熊说,这就需要加强对校园安保的督查甚至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