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9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中国知名民办学校死寂倒闭 不断受难地方断水断电

来源: 法治周末  2013-01-09 11:53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学校变成“难民营”

  教育局袖手旁观

  “如果说政策、政府压得学校喘不过气来,那么华机厂停水断电,就像朝心脏捅上一刀,导致学校快速灭亡。”赖志坚说。

  炎炎夏日,停水断电,学校的正常秩序一下子打乱了。生活用水花钱请人送,于是出现学生拎着水桶在水罐车旁排长队的场景;电灯不亮,用蜡烛代替,每当夜幕降临,课堂里、寝室中烛光摇曳,随处可见师生在微弱光线下工作、学习的画面。

  停水断电,不单单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使用蜡烛易发生火灾,尤其断掉消防水,全校师生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赖志坚立即派两名副校长到华机厂协商,没有结果,于是他想到了市教育局。

  2009年6月15日,一份《关于我校目前被断水断电紧急情况的请示》呈交到市教育局,电子学校说明了与华机厂的纠纷缘由,请教育局或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协调,以期恢复供水供电,“如果协调不成,为保障正常上课和师生人身安全,我校将被迫搬迁到红岭小区校区办学,妥否?请批示”。

  第二天,教育局两位科员前往双方单位了解协调,而后给电子学校作出了批复:“目前,在你校与华机厂经济纠纷未解决的情况下,学校想扩大办学点办学,请提供办学点地址、面积等相关材料专题报我局审核批准。”

  对于这份批复文件,赖志坚哭笑不得,觉得答非所问:“我们都要被困死了,哪里是要扩大办学点呀?”

  学校再次请示教育局,红岭小区校区是原有办学点,曾经承担过800多名学生的教学任务,设施相对完善,“请局领导本着对师生生命安全考虑,给予我校搬迁明示”。

  记者看到,就电子学校被停水断电及搬迁一事,学校曾多次向市教育局、市政府求援和请示,但最终没有解决。2009年9月21日,学校准备将学生用品和办公设备搬到红岭小区分校区,但搬运车辆被华机厂人员拦截,双方发生肢体冲突,对方还将师生通行的小区大门锁起。

  无水无电,发电机被邻居投诉有噪音,电子学校师生忍受着酷暑的炎热和无水无电的煎熬,苦苦支撑了4个月后,200多名教职员工去自谋生路,1500多名学生被解散回家。

  两年后,电子学校将华机厂起诉到法院,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因其违法断水断电给电子学校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案开庭时,华机厂出示了一份梧州市教育局发给他们的文件,内容是:“电子学校无水无电,无法开展正常教学工作,师生生活安全也无保障,拟申请搬迁到红岭小区校区办学,你们意见如何?”

  谈到这份文件,赖志坚情绪比较激动,“你教育局不是华机厂的下属单位,为什么要请示他?”

  2012年12月26日,就“扩大办学点办学”和“教育局请示华机厂”疑问,法治周末记者到梧州市教育局采访。

  现任梧州职业学院院长的李丹虹原为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曾参与华机厂和电子学校纠纷的调解,他告诉记者,由于时隔数年,详细情况记不清了,印象中“好像红岭小区校区的办学设施不够完备,才不允许电子学校搬迁的”,至于电子学校申请搬迁教育局为什么会发函征求华机厂意见,“那是我们在试探、摸底,看华机厂是不是真的要赶电子学校走”。

  李丹虹表示,党委书记只负责宏观上的工作,关于电子学校的问题,具体由职成教科来抓,文件也由他们起草,科长应该很清楚。

  梧州市教育局职业成人教育科科长袁毅荣给出的答案很直接:“电子学校在华机厂老校区未注销之前搬迁,我们就认为是扩大办学点办学,一切按照扩大办学点办学的审批程序来办,教育局没有单方面批准学校搬迁而征求华机厂的意见,目的是不想把各方关系搞僵,怕以后更不容易调和学校与华机厂的矛盾,同时我们要一碗水端平,电子学校欠着租金跑了怎么办?”

  从华机厂当时给教育局的复函中,也能看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由你局酌办”,“该校尚欠几十万元租金、水电费及违约金,请贵局督促尽快支付”。“学校投资500多万元建了那么多楼房,只欠他几十万元,我们跑了华机厂岂不占了大便宜?况且我们跑到哪里去?价值近两亿元的新校区就建在梧州。”赖志坚对记者说。

  “也有人劝我忍一忍,强龙压不过地头蛇,不就是区区20%的线损费吗?给他,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华机厂步步紧逼,加收线损费显然不是终极目的,上一次修改合同,就水电费一事,学校已经多付近200万元,我们不能再让步了。”

  他认为,租赁双方的经济纠纷,完全可以通过诉讼渠道解决,而华机厂敢于停水断电、锁大门,粗暴地将一所学校搞垮,肯定是得到了一些人的首肯。

  “荒唐”与“不可思议”

  赖志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两个词就是“荒唐”和“不可思议”。

  由于债务压顶,贷款遭遇“封杀”,赖志坚不得不饮鸩止渴,借用民间贷款,到期无法归还而被放贷人强迫将借款转为高息贷款,放贷者有高官夫人,也有社会头面人物。

  赖志坚拿出一份份判决书和一张张自己受伤的照片,“因为高息贷款,我遭到黑恶人员数次殴打,被迫写下多张虚假借条,而一些离谱的虚假借条在某时间段竟然得到法院的认可”。

  “我一个人大常委会委员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又当如何?”有一年,赖志坚带伤参加人大常委会,敞开缠满绷带的胸部,向在座的政府官员痛斥梧州的治安与投资环境。

  来自湖北的李绪实曾担任电子学校常务副校长,他也有切身感受。

  李绪实告诉记者,2007年12月5日下午3时,他与另外两名副校长到梧州市建规委参加红岭新校区工程质量保证金协调会,那时新校区的建设基本完工,在等待验收时,包工头以欠农民工工资为借口上访,欲提前拿走保证金,会议由市政府信访办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施工方和市教育局、劳动保障局及建规委等部门的领导。

  “下午5点左右,主持会议的领导说上厕所,便离开了会场,紧接着,所有参加会议的官方人员都借故走出会议室,会场只剩下我们和施工方6个人。突然,冲进来20多个陌生人将我们3人架开,其中三四个人把我扯到窗边,拉开窗户掐着脖子就把我往外推,我用手拼命扒住窗框,衣服都被他们扯破了。”

  党支部书记李毅对记者说:“得到消息我心急如焚,马上给市长打电话,我说3名副校长遭拘禁,师生们很愤慨,如果政府允许这样做,我们马上可以调2000名学生来对打,市长才答应处理好此事。”

  “晚上10点半左右,20多名陌生人退出了会议室,我们才被允许坐到会议桌旁,大约夜间11点多,信访办和建规委的工作人员进来宣布协调会到此为止。”据李绪实介绍,建规委那栋办公楼门卫森严,陌生人根本进不来。

  市教育局原党委书记李丹虹参加了这场协调会,他告诉记者,确实有这么回事,但3位副校长是否挨打,他当时不在现场,没看见。

  赖志坚常常苦闷,无法释怀:“作为投资商,我给梧州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为什么偏偏会遭受这样的待遇?”

  目前,电子学校诉华机厂合同纠纷一案已经进入二审阶段。赖志坚及其电子学校的命运走向如何?本报将继续关注。

编辑:赵萌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