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2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央视前副台长:老百姓过得苦 春晚却在拍马屁

来源: 正北方网  2013-02-25 06:4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央视前副台长:老百姓过得苦 春晚却在拍马屁

  央视前副台长洪民生分管了头十年的春晚, 他最不愿意做把关人,因为,“这完全和艺术无关。”

  □闫小青

  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彩排现场的角落里坐着一位头发全白的老人。腰杆挺得笔直,专注地看着节目,时不时摇一摇头或用手指连敲几下大腿。对于年逾八旬的洪民生来说,“关注春晚”似乎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

  彩排一结束,洪民生就顺着退场的人流快步走出演播厅。最近几年看完彩排,他都不愿意再提意见。如果有人问,他的回答便是,“春晚再也回不到那个时代了。”

  生于匮乏年代

  80平米的演播室里温度超过40度,老师在台上讲课,演播室里所有人都像淋了雨似的流汗。电教部主任洪民生却乐此不疲,因为他知道,现在制作的录影带会在地方电视台、各大工厂轮番播放。

  “文革”结束后第二年,电视台恢复播出,洪民生的全部精力都投注在电视大学上。很快电视大学划归教育部。电教部更名为文教部,再后来划归了央视,成为央视文艺部的前身。

  三十多年后,洪民生回忆,电大的一段经历让他清楚地认识到:匮乏的年代,人们实在太渴求文化,他要做的就是填补这个大坑。

  1983年,导演黄一鹤提出要把春节晚会的规模扩大,形式改为直播。洪民生觉得台里一直有直播体育赛事的经验,直播春晚问题不大,就把这个想法报给当时广电部部长吴冷西。

  直播春晚的想法很快获批,两个月后就是1983年春节,黄一鹤担任总导演。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1983年直播春晚引起巨大轰动。

  直播当晚,4条电话线不间断地接听到打进电视台的点播,满满5盘点播单都是李谷一的《乡恋》。

  吴冷西拿着点播单来回踱步,等了十几秒钟终于出声:“上《乡恋》。”就这样,《乡恋》在1983年春晚“解禁”。

  洪民生回想第一届春晚,算不上什么创举,只不过在最匮乏的年代他们撕开一个小口子就能让观众无比满足,“春节联欢晚会”也就延续至今。

  主旋律下的精彩

  小口子的撕开让所有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央电视台,洪民生收到不少写给电视台的信,希望第二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更有看头。

  百姓还想看什么?洪民生经常在台里说,“老百姓需要酸甜苦辣咸所有的味道,我们放甜味容易,苦、辣却最难做到。”承载苦、辣味道的就是语言类节目。

  1984年春晚,马季的《宇宙牌香烟》讽刺当时社会上一些商家以假乱真的不良风气。而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也是那一年最成功的节目之一,陈佩斯的表演就是让人大笑。虽然遭到一些领导指责表演“低俗”,小品的节目形式却因为《吃面条》而定型,春晚也从此成为小品培养基地。

  1984年春晚还没结束,洪民生就感到“一定成功了”。那天晚上,几乎没有人离开演播厅,大家就地摆桌庆祝一起唱歌跳舞吃年夜饭。刚刚好56桌,“连数字都恰恰各民族大团结了”,直到凌晨5点,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极少喝酒的洪民生到处给人敬酒,喝了一瓶半茅台,他不记得那一晚说了多少感谢,只记得在之后的30年春晚再也没有那样纯粹的开心。

  1984年春晚是洪民生认为至今最成功的一届。“那一届因为是最真诚的,春晚还没有那么多附加的东西,只是纯粹让老百姓喜欢”。

  那届春晚之后,邓颖超亲自批示:春晚这个节目很好,要拿到国外去放放也很好。洪民生马上把带子送到大使馆。转年,春晚还没结束,大使馆的飞机已经停在机场等着把带子第一时间送出去。再往后,干脆算好时间给使馆送去提前录好的备播带,让在国外的中国人可以同时看到春晚。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1992年国际中文频道开播,全球直播央视春节联欢晚会。

  彼时,央视春晚早已经如同年夜饭成了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一桌盛宴。

  擦边球

  春晚成为一件国家大事,不再是一群文艺工作者凑在一起的一场晚会。洪民生慢慢发现自己多了一重身份,春节联欢晚会的把关人。

  如果是为艺术把关,洪民生当然是会欣然承担。

 [1] [2] 下一页

编辑:温磊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