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祖母”齐阿姨和8个月大的安雨晴互动
春节是个团聚、喜庆的节日,对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来说,虽然没有来自亲生父母的关爱,但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细心照顾下,集体联欢、包饺子、发压岁钱、去大唐芙蓉园逛灯展、走“亲戚”,他们的春节,同样温暖热闹,不寂寞。
“爱心祖母”陪宝宝
除夕下午,记者来到市儿童福利院探访。福利院里张灯结彩,大楼里窗明几净,暖意融融,楼道里特意挂上了红灯笼、中国结和年画,充满着节日的温馨和喜庆色彩。
餐厅里,几十名孩子和特教、保育员、生活老师围坐一起,和馅、包饺子,热闹非常。院长王颖涛系着围裙和福利院老师一起手把手教孩子们包饺子。“这样包对不对啊?”初次包饺子的孩子们开心地参与其中,说着笑着,餐厅里充盈着浓浓的“家”的味道。
此时,大楼里的宝宝区也是一片温馨,这里采用“祖母回应式抚育”方式,照顾着30多个弃婴,最大的才2岁半。小点的孩子正在保育员们的照顾下吃奶,值班组长张媛媛和几个保育员忙着给大点的孩子们试新衣,穿上新衣的孩子在一边开心嬉闹。
“爱心祖母”齐阿姨给8个多月的安雨晴喂过牛奶,拿着玩具和她互动,孩子咯咯笑着,水葡萄一样的黑眼珠随着齐阿姨的手转来转去。“过年了,我舍不得照顾的这几个孩子,干脆春节期间值班继续陪他们。”
据了解,儿童福利院共收养着760名残疾孤儿,96%都是孤残儿童,春节期间,除财务、特教、行政等岗位外,三分之二的保育员和后勤人员坚守岗位照顾孩子们,陪他们一起过春节。
和“爸妈”一起“走亲戚”
在市儿童福利院,有27家采用“类家庭养育”模式组建的家庭。每4到7名孩子与“爸爸”、“妈妈”组成一个家,和生活区其他家庭互动,让孩子融入正常家庭生活。吝红利和马增水就是这样一对“父母”,这个家有5个孤残儿童,最大的8岁,最小的3岁,4个是脑瘫、唐氏、弱智等儿童。
“过年好玩,穿新衣、吃饺子,爷爷奶奶还给我们发了压岁钱呢。”提起过年,7岁的安新峰很开心,他连饭都不吃了,开始扳着手指头给记者数家里的亲戚,“家里有爷爷、奶奶、姑姑……”那欢快的神情,谁能想到这是一个孤儿呢。
“春节带孩子去了趟周至老家拜年。”“爸爸”马增水说,照顾几个孩子2年多,彼此都有了深厚的感情。春节他们给孩子们准备了新衣和压岁钱,带孩子们出去逛了庙会。初四还回周至父母家走亲戚,抱俩个、牵俩个,轮椅再推着一个,那场面很温馨,亲戚们也都很疼爱这5个孩子。
虽然带5个孩子一起出去很辛苦,马增水却说,领孩子到自己亲人中间,是希望他们感受到家的气氛,“春节我俩累点没关系,只要孩子们开心,他们能多享受些家庭温暖就好。”
文/图 记者程慧 实习生王梦园
编辑:王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