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访"癌症村"——贺嘴头村:努力摆脱"癌症村"阴影
陕南地区素有山清水秀的美誉,可在陕南版图的一角,一个名叫贺嘴头的村落同样曾经因为癌症高发而笼罩着一层阴影。数年过去了,这里的村民们正重拾信心,为过上好的日子而努力生活着。
商洛市商州区刘湾街道办贺嘴头村处于南秦河与丹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全村共有280户,885人。走进村子,提起“癌症”二字,很多老年人至今记忆犹新。
商洛市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贺嘴头村党支部书记贺智华:“十年前大概就是(一年)8个人左右。”
记者:“8个里边有多少人是因为癌症去世的?”
贺智华:“有6个左右。有两个是正常死亡。”
资料显示,从1991年到2003年的12年间,贺嘴头村全村共有46人因癌症死亡,高峰期时几乎一个月死亡一名村民,多以罹患食道癌、胃癌为主(村庄画面做旧)。癌症率如此之高,不少专家特地前往调查,当年参与调查的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肿瘤科主任雷培森就是其中的一位(当年调查的照片资料)。
解放军第四五一医院肿瘤科主任雷培森:“我们去看,水有一股酸臭味,这个情况,我们就和有关单位进行了研究,我们认为,这个村的发病率高,可能与局部的水质污染有关。”
贺嘴头村党支部书记贺智华告诉记者,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上世纪末期,南秦河上游一批重污染工厂投入生产,这些企业大都采用原始排污方式,污水直接排入流经贺嘴头村的南秦河,加上粉尘污染,最严重的时候,贺嘴头村田地里的庄稼都成活不了,自家井里打出来的水,连牲口都不愿意喝。
记者:“这个土地是不是原先的土地?”
贺智华:“就是原先的土地,他把(原先的土)翻下去。”
记者:“把以前像这样的蒜苗能种不?”
贺智华:“那种不成。”
记者:“种上去直接死了?”
贺智华:“那种上去就坏了,蒜苗根底下脓了。”
记者:“现在可以种了,还有影响吗?”
贺智华:“影响小了,影响就是这蒜苗根黄了跟鸡屎一样。”
记者:“就是根部烂了?”
贺智华:“恩,烂了。”
2010年前后,在当地政府推动下,商洛市酒精有限责任公司、商洛市造纸厂、淀粉厂,以及冶炼厂等一批企业在相继停产或迁往别处,并协调资金给贺嘴头村全体村民在丹江边上打了一处深井。
商洛市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贺嘴头村党支部书记贺智华:“村民在后头山坡上修了一个水塔,村里用这供丹江河的水。”
记者:“十年前喝什么样的水?”
贺智华:“十年前喝各家各户打下的水。(现在)水一烧没有底下那种白糊糊。”
记者:“以前烧水底下有白垢?”
贺智华:“嗯。”
记者:“特别多吗?”
贺智华:“那特别多。”
商洛市商州区刘湾街道办事处贺嘴头村村民:“(以前)打的井水有白质,烧的水里边白色的东西太多,(现在)这水没有。”
记者:“这个水吃着没有啥吧?”
村民:“没有啥。”
虽然现在村民吃水不用发愁,地里也能种上庄稼。但是记者在村里走访后发现,人畜不分离,加上没有下水道,污水横流,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令人堪忧。
记者:“现在死亡是呈下降还是上升趋势?”
贺智华:“(2003年)以后是下降,(去年)死了2个,一个是癌病,一个是正常死亡。那就是可能还有点污染。”
企业虽然迁走了,留下的却是支离破碎的环境。虽然因癌去世的人数在逐年下降,但是,地方GDP与环境污染博弈背后暴露出的环保意识的滞后和缺失,让当地村民的生活至今还在经受着环境污染的侵蚀。
编辑:陈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