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政协委员:科学的公车改革模式应是取消公车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3-03-11 10:0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2013年的两会,汽车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公车改革。

  众所周知,公车改革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庞大的公车总量正成为众矢之的。据财政部2011年初公布的数据, 全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消费支出超过1000亿元,购置费支出增长率在20%以上。公车费用过高、私用严重、超编超标配备屡禁不止,已成为公共财政的包袱、滋生腐败的温床。

  据了解,从199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至今,公车改革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然而,时至今日,公车改革却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公车私用、享有多种特权现象依旧存在。据统计,2011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占“三公经费”总数的六成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李卫华在今年两会大会发言材料中也指出:目前,超范围、超标准配车问题严重,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我国先后颁布了多个公车管理规定,然而,实际拥有专车的干部范围远超这个规定,公车超标现象也十分普遍。2007年至2012年间,全国清理出的违规公务用车就达19.96万辆;此外,公车还助长了官本位和等级意识,影响了干群关系。

  长期以来,这些典型的公车腐败现象,一直饱受诟病。然而,公众期盼已久的公车改革却始终“雷声大、雨点小”。

  “公车改革一直处于‘老大难’的根源在于改革所遇的阻力很大。”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曾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民众期待的公车改革是取消公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公车消费的规模,公车消费实质上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如果对这一块进行改革,势必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样就会招致抵触或不合作。

  那么,该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公车腐败问题?

  对此李卫华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国家统一出台公车改革指导意见以协调推动全国的改革。应当按照统一部署、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策略在全国推行公车改革。改革的原则、方向和基本政策必须统一制定。改革的进程应当是分期分批、渐进式的。“公车立法”或许是破解公车改革屡屡陷入困境的根本出路。

  二是健全公车管理制度。严格公车配置范围和标准,对公车私用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重拳出击。

  三是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香港的公务用车有统一号牌标志,澳门的公车则在车辆前后喷涂了所属单位名称。借鉴港澳做法,公车统一车型,统一涂装,统一颜色,便于公众监督。

  四是用“车贴”取代公车。理论上的、科学的公车改革模式应是取消公车,或者说彻底废除现行的公车配备和使用管理模式。货币化补贴是当前国情下车改过渡阶段一个较合理的选择。车改货币化补贴制度标准应认真研究,补贴依据要向社会公开。车改补贴为公务活动交通费用,不计入工资性收入,存入专用账户,用于跟交通有关的支出,不可提现或挪作他用。

编辑:王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