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3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皮包公司骗国家专项资金 “陕最大养猪场”变烂尾

来源: CCTV2《经济半小时》  2013-03-23 10:58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三、皮包公司骗取国家专项资金

  从记者的调查中我们看到,陕西省农牧良种场高桥分场做出的解释是,之所以将260万亩试验田全部拆掉,用于与扶风县鼎鑫肉制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养猪场,是为了增加农场收入,但结果却有违初衷:项目开工三个月就停工,农场连租金的影子也没见到。这个号称投资8000万元项目最终命运会怎样?这个本来规划中号称全省最大的养猪场,开工三个月就变成了一场闹剧,三年过去了,土地依然撂荒,

  接下来, 情况又会如何发展呢?

  继续来看记者的调查 。

  2008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国有农场土地使用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国有农场土地是确保国家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的基础,必须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农场基本农田保护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擅自改变用途。建设项目确需占用国有农场基本农田或改变其用途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地方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对占用国有农场基本农田的建设项目,要加强审核。地方各级国有农场主管部门要积极协助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审核工作。陕西省农牧良种场高桥分场的260亩实验基地荒芜了近3年的时间,当地相关部门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副镇长朱鹏飞告诉记者,虽然农民向他们反映情况,但是他们这一级政府并没有资格和权限利来管理。他说:“因为地方不是我的,产权是人家农场的,而且是县处级单位,咱只是一个小乡镇单位,这也是没办法。”

  在村民多次反映情况后,朱鹏飞曾安排工作人员和农场进行了交涉。朱鹏飞说:“去年农民反映之后,也确实跟农场交涉了,跟农场说了这样情况,你们也是影响我们,农民看地慌了,心疼的很,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出现了这种情况你怎么解决,没人督促你怎么解决?你不能一直是这样的。第三个总给他提个意见,你现在既然已经把协议签了,暂时还没有动工,还没有后续工程的话,你先把地恢复了,把一部分空场地,你先把草除了,把地种上,让它先长长庄稼,最起码地不能慌,农民看着不心疼。”

  那么扶风县国土局又是对此事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扶风县国土局贾队长说:“由于这个基地全是国家的,又不是咱们的,人家同志这样搞,就是把农业养殖作为投资,然后是公司出资金搞养殖。”

  记者:那咱们这中间能起到什么作用呢?起到什么角色呢?

  贾队长说:咱们是这样,咱们是产生之后,它确实是农业用地,我们主要是把这个关。”

  贾长世告诉我们,在项目停产前,建养猪场符合国家的农业农地使用标准。2010年该项目停产之后,为了保证这260亩土地不被撂荒,他们也多次找到农场,要求其在不能动工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复垦。现在之所以没有全部复垦,是因为农场正跟另外一个公司签订协议,因为如果协议签订成功了,就开始全面动工建设了,这时候复垦可能导致没有等到庄稼收割就被推倒。

  另外如果到年底260亩土地还在被闲置的话,他们将会按照规定进行罚款。贾长世告诉记者,第一要收限制费。第二收取限制费下一年不开始复垦我们要根据有关规定按法律程序执行。他这一周如果在不复垦我们就要采取这个办法了。收费情况就是国家规定一平方米也就是10块钱到20块钱。对此,记者还专门采访了该农场的直属单位陕西省农业厅。

  陕西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张辉农告诉记者,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没想到会因为资金断裂而中断,这也给他们一个很深的教训。

  张辉农说:“第一个应该办这个厂今后要加强项目的前期的认证和调研、考察,尽可能地寻找一些实力比较强的、操作比较规范的企业来合作,来搞一些项目,避免一些资金,有限的一些企业或者实力不强的企业做这种半拉子工程。”

  对于农民比较关注的是不是皮包公司骗取国家专项资金的行为,张辉农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张辉农说:“生猪是咱们国家的一个主导产业,也是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它可能以为国家对这一方面的投资比较大,如果建厂的话,可能会有国家来投资,还有这个可能。记者:实际上到最后也没有成功,没养,没成功,等于这个补助也没有拿到。等于是一直这个项目咱们一直都没有给他任何的投资。”张辉农说:“没有拿到。没有给任何投资,从来没有给任何投资,没有给他投过一分钱。也没有任何补助。”

  四、

  看到这个烂尾养猪场筹建的始末,我的感受就是:一场闹剧。

  扶风县鼎鑫肉制品有限公司,其母公司子虚乌有,却可以让它的合作者相信,它具备投资建设陕西省最大养猪场的实力。而陕西省农业厅,对这样一个漏洞百出的投资项目还给予强强联合的评价。最后,投资方资金断裂,土地撂荒,村民讨债无门,政府失信,农场则面对一个烂尾养猪场,进退两难。

  闹剧结束,没有一个赢家。其实,从农场的角度讲,想增加效益,主动引进投资是正常的诉求,从农业主管部门的立场看,支持企业取得成效的愿望也无可厚非,但是, 如果没有扎实调研、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真诚付出,那些诱人的收益和漂亮的政绩,只是一厢情愿的海市蜃蜃楼,最终只能无奈地以闹剧收场。其实,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才能见成效。

编辑:李晨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