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尴尬
公墓里只有树葬墓 阎良人去富平买墓葬
距西安市阎良区20公里的富平荆山陵园里,有不少十多年前去世的阎良人埋葬于此。
3月30日,记者在此碰到了来扫墓的阎良人黄军。“父亲是2003年走的,当时阎良仅有的公墓推行树葬,我们无法接受这种形式,最后就选择了这里安葬父亲。”54岁的黄军说。
黄军所说的阎良仅有的公墓,正是2001年开始营运的阎良汉皇树葬园,占地131亩,当时计划全部建树葬墓,是西北首家大型专业生态墓园,同时也作为阎良地区首家经营性公墓为当地逝者提供安葬服务。
“2001年,树葬是一个先进、科学、将来会有很大市场的安葬理念。不仅美化环境又能安葬逝者,国外和沿海城市都在大力推广。”汉皇树葬园经理沈文说,这是他们当初投资建设该墓园的初衷。
然而事与愿违,2001年建成到2005年,4年只卖出了30个树墓。“很多阎良人过来一问只有树葬,纷纷表示接受不了,就将亲人安葬到了距阎良20公里的富平荆山陵园。”沈文说,当初树葬墓的价格是2000元,远比价格近万元的立碑式墓地便宜,但仍少有问津。最初的树葬树上仅挂着一块铜牌上写着逝者生平。
2006年,墓园改变了方式,向传统墓地靠拢,在树葬树下设立了0.5平方米大小的卧碑,同时也开始发展立碑式墓地。“之后每年树葬约销售100座,立碑式墓地能销售近300个。墓园的经营状况才开始扭亏为盈。”沈文说。
时至今日,汉皇树葬园已发展了12年,管理者们对2006年经营转身十分认可。“说白了,我们是企业,要考虑到经营生存问题。树葬不被市场认可,只能转向传统立碑式墓葬。”沈文说,“只有企业盈利了,才能有经济基础实现理想,推广树葬。”
现状
全市最大树葬园改造 暂停树葬发展墓葬
随着传统墓地价格的水涨船高,再加上土地资源紧缺,近年来,民政部多次要求各省市,大力推广生态葬。
2013年2月28日,民政部下发《关于做好 年清明节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生态安葬,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骨灰撒海、树葬等生态安葬活动,争取对不保留骨灰的实行免费海葬等生态化安葬,并对其家属实施奖励。此外探索将骨灰生态葬法等纳入基本服务项目范畴,这也意味着生态葬有望由政府买单。
据《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约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针对墓地紧张现状,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李波表示,今年上半年,有望出台《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标准》,规划在全国城市建设一批公益性公墓,主要提供立体安葬(壁葬)、骨灰深埋、树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服务,缓解“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矛盾。
然而,阎良汉皇树葬园的经营者已等不到国家对树葬的扶持政策,开始向市场妥协。
3月30日,该树葬园内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造。随处可见工人正在移栽园区内的树木和穿梭在道路中运送松柏的车辆。“树葬不好经营。不打算再做了。”该园销售人员说,“树葬区可能将被改造,至于已经安葬于树下的逝者,我们会和家属沟通解决。未来墓园将主要经营传统的立碑式墓地,树葬暂不考虑。”
“暂时停止发展树葬,从经营角度上我们是顺应市场发展,从公益角度讲我们将大力推出万元左右的传统立碑式墓葬。”沈文说。对于未销售完的树葬区,他会重新考虑规划。
对于树葬,阎良汉皇树葬园并没有完全放弃。在沈文的规划中,未来阎良汉皇树葬园,主要销售传统立碑式墓葬,依靠此类墓葬的盈利去补贴他们继续推广树葬。
在该墓园的大厅里放置的未来规划沙盘上,记者注意到树葬区占地面积已低于全面积50%。
编辑:王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