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剖析
关爱多在节假日 日常安全应重视
安塞县沿河湾镇寨子湾村有七十多户三百多人。留守老人有十几户,子女都在延安市区或安塞县城工作,孩子也都带走了,方便上学。该村村支书赵国斌说,对于留守老人,村里人平时会多留意,一旦有身体不舒服,村民会提前给子女打招呼。对于突发状况,赵国斌说,无法保证不发生意外,只能在平日多关心他们,多和他们聊聊天。
不少村民认为,村里应该建立空巢、留守老人登记管理制度,确定监护人,每天上门看一看,同时注意村里的陌生人。
安塞法院去年曾组织近40名青年志愿者,帮助五百多名“空巢老人”。记者发现,目前社会各界对“空巢老人”的关爱活动更多局限在节假日里,老人们的日常安全问题,尚无长效关爱机制。 本报记者王晓亮
独居老人突发脑出血 儿女都不在
麟游县崔木镇河西村近70%的老人都是留守老人。今年2月7日,该村上庄组组长田山虎发现76岁的独居老人王彩兰家大门紧闭,田山虎急忙敲门,迟迟不见开。他扛来梯子,翻进去才发现老人躺在炕上奄奄一息。他赶紧背老人去医院,经诊断,老人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身亡。
据河西村村干部李积虎说,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有127位,其中85位老人空巢或留守,挑水、砍柴等重活儿只能依靠邻居,一旦生病无人照看。
李积虎坦言,留守老人身体本就不好,不仅没人照料,还要干些体力活儿,有病也常被耽搁。 本报记者 赵国强
“每晚等不到儿子电话,睡不着觉”
安康市汉滨区大同镇70岁的陈同武老人称:“每晚等不到儿子的电话,我根本睡不着觉!”“我也很想陪在老人身边,但一年四季在外面跑,没办法啊。”陈同武的儿子陈新地表示,现在每天不管有多晚,一定要给老人打电话报平安。本报记者陈思存
经验分享
警铃入户 老人一按铃 户户报警
“绕营设架,挂铃其上,敌来触之则鸣。”古代用于战争中的“警铃”,被高陵县从2004年起应用到了农村治安防御中,每个农户家都安装一个警铃和警灯,每10户为一组,只要一家有事,在1公里有效范围内按遥控器,其他9户警铃则同时震响、警灯闪烁,大家会立即采取救助措施。
昨日,在高陵县通远镇何村一中心户长家的墙上,记者看到了警铃、警灯。“装警铃前,村里时有盗窃案发生,警铃入户后,村里一下太平了,好几年没发生过偷盗。”这位中心户长说,不但偷盗没了,一些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有个头疼脑热啥的,只要一按遥控器,其他9户也能第一时间知道,给予照应。“2005年,我们村一位留守老人家深夜发生火灾,老人按响警铃,全村人出动,很快火就被扑灭。”
现就职于高陵县公安局政工科的王铁警官说,从2004年6月起,高陵县10个乡镇的25830户家庭在实行“警铃入户”联防机制后,全县农村发案率明显下降。“去年开始,我们县又在城镇居民及农村住户中推行红外线防盗抢探头,及无线报警装置。”王铁介绍,实地应用发现,“警铃入户”可以拓展到防御各种紧急事件,例如火灾、留守老人突发疾病等方面,尤其在偏远山区、通讯信号不好的地方,非常实用。 本报记者张波
养老热线 手机一键连接服务平台
去年12月,宝鸡市渭滨区依托爱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采用GPS技术定位老人行踪。渭滨区居家养老中心主任姚红艳介绍,2010年6月率先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爱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区老龄办组建一支近200人的养老护理员队伍,为全区1200名无收入、孤寡、空巢等老人提供生活料理、日常家政、康复保健等无偿服务。
姚红艳介绍,2012年12月,渭滨区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收录老年人信息资料,面向全区所有老年家庭开通“3366966”服务热线,提供包括紧急救援、生活帮助在内的全套居家养老服务。
为了方便老人,该信息平台为入网老人手机设置了“一键通”,老人在手机上只需按下一个设定的号码,求助信息即发至信息平台。同时,信息平台还采用GPS技术定位老人的行踪。如果有老人迷路,信息平台可根据GPS搜索出其所处位置。
本报记者赵国强
互助幸福院 建没围墙的养老院
据悉,截至2010年年底,咸阳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49万人,其中留守老人有17.2万人。咸阳市民政局秘书科科长杨博介绍,自2007年开始,咸阳市在泾阳县探索建设“没有围墙”的“农村居家互助式养老院”,利用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村志愿者成立养老服务队,为农村老龄空巢留守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和生活照料;2011年,彬县按照“村级主办、政府支持、群众参与、互助服务”的思路,改造生活条件比较好、生存环境相对安全的“农村互助幸福院”,把留守老人、五保户、孤寡老人等集中起来,让村干部或志愿人员进行日常管理照顾。目前,泾阳县建成40个村级“农村居家互助式养老院”,彬县已改造试点“农村互助幸福院”11处,现已在全市有条件的村庄全面推行。
据了解,省民政厅将于近期在咸阳召开农村养老工作现场会,推广此模式。
本报记者王培民
老人活动室 老人每次来都签个到
昨日,在铜川市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张郝村村委会的一间活动室里,几位老人正在拉家常,他们都是村上的空巢老人。活动室里有棋牌桌,有画画的桌板。门口的一块小黑板写着几位老人们的名字。村委会主任张海荣介绍,小黑板就像点名册,来的老人在上面划一下,连续几日未划到的,村委会就会安排人上老人家看望,以便了解老人的近况。
铜川市农村目前大约有空巢老人3万人,像这样的活动室,成为老人们联络近况的主要场所。 本报记者 张小刚
编辑:王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