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简历
就业思变 拒绝“高攀”
在日本街头,很容易分辨出哪些是正在找工作的学生。全身黑色正装,拎着黑色皮包,女生高跟鞋不会高过5公分,头发规规矩矩地扎在后面,这是日本年轻人参加“就活”(“就职活动”)的标配。
有大公司迷上毁约
由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大学生就业率持续下降。
日本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与日本独特的聘用制度有关。二战后,日本企业的基本用人制度为终身雇佣制,一经录取,直到退休为止。因此,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往往决定这个人一辈子的职业生涯。此外,大公司、大企业曾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目标。
不过,时代变了。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明治大学商学系一名女生说,以前就业,希望能进大型企业,但现在可能会将目光更多放在中小企业上。
很多大公司撕毁了给学生的录用通知书。不少大学生抱怨“被社会背叛”。有资料表明,为了找工作,日本平均每名大学生要经过16家公司的笔试。
日本厚生劳动省对那些公司予以严正警告,劝其尽最大努力避免出现取消录用的情况:如果没有足够客观、合理的理由,取消录用将被视为无效;一旦公司取消应届毕业生的录用,要最大限度确保该学生的再就业。对于努力维持录用的公司,日本厚生劳动省会支付适当的补助金。
政府为学生与企业搭桥
日本政府也开始将目光更多转向中小型企业。5月17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报告称,2013年春,日本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3.9%,已连续两年改善。这可能与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较以往更为关注中小企业有关。
日本采取的是全国统一的就业制度,政府、高校和用人单位等密切配合、协调一致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公共政策,形成了一套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推行规范而系统的政策评估,有效推进各项就业政策的严格执行。为引导更多大学毕业生到小企业工作,政府和日本工商会搭建了专用的网络平台,免费为小企业和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登录该平台的大学生有望最短在两个星期内拿到企业的录用通知。
美国政府是在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创造一个平等、公平的平台。政府很少直接安排学生就业,而是将主要的力用在两方面:一是通过税收政策和放大企业空间或资助营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维护不同区域和岗位的就业相对公平。
日本政府在就业市场上采取的是相对长期可持续的作用。储朝晖建议说,政府要对就业持理性的态度,一定要遵从市场规律,人成长发展的规律,和整个教育从招生、培养到就业的规律。不要只顾眼前的问题是否解决,而不看长远。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韩旭阳
新京报制图/赵斌
编辑:赵萌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