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绕历史文化遗存,专家学者研讨如何建设文化西咸 记者 李俊杰 摄
西咸新区历史文化遗存丰厚,是新区发展的宝贵资源。西咸新区注重历史文物保护、历史文化挖掘、历史文明传承,通过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实现古今映衬、古今辉映,打造文化西咸。5月30日,西咸新区举行“传承历史文明建设文化西咸”研讨会,专家学者围绕西咸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研讨如何建设文化西咸。据研讨会主持人、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总规划师李肇娥介绍,近日,西咸新区还将启动走“丝绸之路”文化溯源活动。
西咸新区应传承长安水文化
西咸新区在开发建设中承担着文化遗存保护的历史责任。陕西省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吕仁义认为,历史遗存传递的信息和价值是无限的,要超出遗址本身来看待。“西咸新区还将为大西安提供相当规模的生态用地,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做出贡献”,吕仁义表示,这是如何修补生态和发展绿色空间的重大课题,当下,引汉济渭会带来渭河水系的变化,东庄水库的建设对渭河北岸的影响也很大,西咸新区应传承长安的水文化。
西安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韩骥介绍,西咸新区内有三条历史轴线,一是沣镐、二是秦汉、三是长安龙脉,这三条轴线在西咸新区总体规划内都有考虑。如今,西咸新区准备建设陕西第二电视塔,等于在大西安地区建设能够鸟瞰众多历史遗址的登高观赏点,这将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西北大学副校长李浩认为,西咸新区还有一条轴线,就是空港新城的临空产业,这使得传统的陆路、水路交通纵深向空中发展。他表示,要倡导从西咸新区之外看西咸新区的视角,走“丝绸之路”文化溯源活动就是如此。“没有比较就没有辨别”,他认为,通过历史、未来、空间的比较,西咸新区的发展路径会更清晰。
沣京、镐京应是我国最早的城市
中国古都学会原会长朱士光从文化溯源角度谈到城市历史文化。他透露,西咸新区内的沣京、镐京是我国最早的城市,探究城市历史文化也应作为建设文化西咸的重要方面。他建议在西咸新区建立一座丝路博物馆,可作为西咸新区的标志性建筑,展示丝路沿线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打造国际影响力。
“丝绸之路不仅是条路,也是大国力量的外延展示,如今沉淀下来形成文化路,但是其基础依然是汉唐时的大国政治风范”,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穆涛认为,文化是立国之本,真正实现强国梦还是要在文化建设上,走“丝绸之路”文化溯源活动,可重新思考大国政治背景下的文化繁荣,很有现实意义。他说:“西咸新区在文化建设上对文化的理解要到位,文化宜宽不宜窄,要体现自己的地域特色”。
遗址元素要远多于公园元素
“对西咸新区内的历史文化遗存要尽可能多地保留”,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朱鸿认为,保护好历史遗迹,会建设一些遗址公园,这涉及遗址和公园的元素比例,遗址元素要远多于公园元素,不能让公园元素淹没或冲淡了遗址元素,那么遗址上所附着的历史气息、先贤灵气就少了。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春泉认为,在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中,能够追思久远,关照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在关照中形成西咸新区的文化之路。
他建议,要形成西咸文化的品牌之路,其重要标志就是形成整个系统的中心品牌,也包括品牌制度、品牌符号等,勾勒出一个社会发展的愿景来。他还建议,“文化西咸需要借助丝路文化加以传播,可借鉴很多现代的传播思想,使丝路精神和文化西咸有效结合”。
西咸新区开发建设有三个遵循
“传承历史文明建设文化西咸”,既是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重大责任。对此,西咸研究院院长李应济表示:西咸新区和国内其他城市新区不同,历史遗存很多,怎么做到既保护又开发,使得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辅相成,这是一个重大课题。
“没有保护就谈不到开发,就谈不到传承文明”,李应济说,保护不是被动的,而是怀着敬畏之心去积极保护。
在研讨会上,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军表示,西咸新区开发建设有三个遵循:一要遵循自然山水格局,西咸新区不是孤立的城市,是在渭河、秦岭、沣河等格局下布局城市发展;二要遵循历史文脉,这正是西咸新区的优势所在,大遗址保护带就是田园城市的绿色隔离带或生态走廊区;三要遵循现代规划理念,西咸新区的发展愿景就是依照现代田园城市这个规划理念去开发建设,实现古今辉映。 (记者李俊杰)
编辑:冉旭东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