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3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榆林煤震:往哪里转型煤老板们很头疼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7-01 06:5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要转型

  先不能让贷款压倒

  进入2013年,“钱荒”让榆林的“煤老板”普遍感到了压力。无论是昔日腰缠万贯的行业大佬,或是行走在陕北各地怀揣各种信息的“煤贩子”,大家一致体会到: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正在终结,取而代之的是市场低迷、价格下滑和整个产业进入“微利时代”。

  “如果不转型,将有一半民营企业被市场淘汰。”府谷“煤炭大王”高乃则担忧地说。

  如何转型?高乃则身边的一位“智囊”对记者说,政府只能给予指导性意见、给政策,真正的转型还要靠“煤老板”自身。但问题是如今的“煤老板”多数都陷入了“被套无钱”的困境,根本没心思来考虑转型。

  一位长期研究“府谷模式”的该县干部认为,如果说2011年的当地煤炭行业是得了“感冒”,那么如今则已是“重症”中期。该人士形容当前地方政府去年以来出台的多项补贴扶持措施为“化疗之于癌症,效果还有待观察”。

  最近,张醒年的茶室总是客人不断,其中大多数都来自榆林。大家在一起谈得最多的话题却不是转型,而是如何“解套”——因为几乎每一个“煤老板”在银行都有大量的贷款。尽管“煤老板”们也用这些贷款投资了煤炭外的一些产业,比如兰炭生产、洗煤场、金属镁生产等。但由于这些行业都属于煤炭衍生出来的能源化工产业,所以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冲击。

  而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煤老板”均表示,转型于他们而言太遥远和空洞,如何守住如今的产业,能不让银行的贷款压倒才是他们当前最急迫的。

  煤炭转型

  要拉长产业链 增加附加值

  关于煤炭产业转型,省委省政府其实早已提出“三化”,即“原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原省委书记赵乐际也曾经说过,不能把卖煤作为唯一的发展模式。

  榆 林市政府也提出了转型 目 标——把榆林 建 成世界级能源化工基地、陕甘宁区域中心城市、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让榆林从能源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从资源型城市向价值型城市、从高碳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

  去年10月23日,榆林市市长陆治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挖煤卖煤的老路不能再走了!而如果进行资源转化,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企业就可以走另外一条路。

  陆治原表示,榆林的发展既要“围绕煤”,还要“跳出煤”,大力发展非能源产业。比如说装备制造业,给能源企业生产各类机械,这是个很大的市场;还有风能、生物能等战略新兴产业;还要发展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编辑:张丹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