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外,“洗冤工程”已经帮助过数百名已定罪的罪犯洗脱冤屈,大部分是强奸案件或谋杀强奸案的被指控对象,这些在中国都是死刑罪名。曾任美国俄亥俄州检察总长的佩特罗告诉民众,并没有完美司法制度,“狱中的无辜者比大多数美国人预想的要多得多”。可以推测,在刑事司法制度存在诸多缺陷的中国,无辜者的比例或许更高。
在认可冤案难以避免这一客观事实的前提下,争论双方有可能超越个案,将焦点从“到底更应该尊重真凶还是受害者的生命”这个难题转移到另一个答案相对明晰的问题上——我们是否愿意支持这样一个制度:它固执地用死刑实现成千上万受害者的正义,同时又武断地剥夺少数几个被冤者的生命?
对于这个问题,既然“废死者”和支持者都承认生命价值至高无上,那么答案也就很清楚了:不能因奉守实现正义的某种特定方式就轻易放弃无辜者的生命。对于很多人来说,罪有应得、杀人偿命是最理想的状态。然而,人类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我们认清了一个无奈的事实——建立最优制度的出发点在于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最糟糕的结果,而不在于实现最理想的状态。
从历史来看,当人类对自己的理性和能力充满自信乃至自负,无畏地追求理想国之时,也大多是灾难重重的时代。如果打开潘多拉盒子,天使注定要和魔鬼
一起来到人间,理性的人们会选择永久封存潘多拉盒子。死刑就是这样一个盒子。
编辑:张丹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