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债主
买珠宝充富婆 拆东墙补西墙
为了厘清李宝华的案情,潘晓东接触了很多李宝华的债主,从这些债主的描述当中,一位很有心计、善于包装自己的李宝华逐渐显现出来。
“她买了很多珠宝,放在富婆会所里面,让人感觉她很有实力。”潘晓东说,这些珠宝大部分是她从中山路的一家玉石店购买,有的进价不是很高,她就把价格标高,摆在会所里展示出售,“有债主说,李宝华请他们博饼,一秀就是iPhone4,不过却要他们每人先赞助几万元。有时候,她和债主去香港购物,买单的时候就说忘了带卡,甚至要债主帮她刷卡,一刷就是几十万元”。
案发后,潘晓东和同事进行统计发现,李宝华确实购买了不少珠宝首饰、名牌包包、高档化妆品,而这一些除了是奢华享受,更重要的是要将她自己打造成富婆。民警分析发现,李宝华开了KTV、富婆会所、台球俱乐部等等,并不完全是想靠这个赚钱,而是将它们作为一个平台,认识更有钱的金主,向他们借更多的钱来周转。
“利息都挺高的,李宝华借钱很有手段,刚开始肯定会准时还利息,后面越借越多,多到上千万的时候,她就开始拖欠利息,甚至连本金都不还了。”潘晓东说,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李宝华开始疯狂借钱,她在四川南充、厦门前埔陆续买了地,并没有进行开发,而是以开发为由继续借钱,然后又把南充的钱抽出来,把前埔的地抵给债主。就这样,到了2010年春节前后,李宝华已经深陷高利贷漩涡,支付不了高额利息,资金周转不过来,只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
忙跑路
四处潜逃躲债 多次遭遇绑架
2010年底,仅仅风光了一年多的李宝华,资金漏洞越来越难填补。因此,她将一些债务转嫁到KTV上,此事被她的一位合作伙伴识破后,对方开始闹了起来,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潘晓东说,在潜逃躲债之前,李宝华正在积极办理投资移民新加坡,取得新加坡身份证,但是还未入籍。骗局被债主戳穿之后,她开始了差不多一年的潜逃躲债生活,跑到沈阳、南充、新加坡、上海等地。不过,李宝华的行踪并没有逃过债主的追踪。“2012年5月,李宝华和家人跑到新加坡,住了两个月,但是她女儿在这期间被人绑架,绑到马来西亚。”潘晓东说,此事对李宝华打击很大,陷入困境之中的她和家人多次被人绑架。后来,李宝华和家人得以解脱,绑架的人也被警方抓获。
2012年初,厦门警方陆续接到受害者反映情况。此时,李宝华还在做最后挣扎,同意在原来债务基础上打三折偿还,并且要求债主不要报案。不过,债主们并没有等来李宝华还钱,于是正式向警方报案。
2012年4月12日,厦门警方正式立案,前后共有40多人向警方说明情况。当年7月份,李宝华在上海落网,随后移交给厦门警方。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潘晓东和同事立即展开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并且走访了沈阳、南充等地,整理了大量笔录。最终,李宝华涉嫌30亿元的特大非法集资案,进入司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