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岚皋县城关镇民政所所长杜少慈(左)向市民解释政策本报记者陈思存摄

  在一般人看来,从事社会救助工作是一项“美差”,手中有权,账上有钱,做个人情很方便。但岚皋县城关镇民政所所长杜少慈,却在今年上半年取消了500多名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的低保资格。她称,对老百姓公平公正比什么都重要。

  符合条件未申请也给办低保

  “哪家符合条件,哪家最近生活条件改变不需要低保了,全部上墙公示,大家一目了然。”8月21日,提起镇民政所所长杜少慈推行的阳光民政,水田村70岁的村民柯尊友赞不绝口。他说,儿子十多年前外出打工至今杳无音讯,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生活,杜少慈走了几十里山路来到村里走访时,获悉他的情况后,立即给他办理了低保。

  “老百姓是最讲理的,但也是较真的,每一件事情只要公平、公正了,老百姓是不会骂娘的!”杜少慈说,她对全镇10657户民政对象家庭情况全部了然于心,若有人问为何要取消自己的低保,她会很清楚地告诉对方取消的原因,因为她清楚每一户低保家庭的情况和变化,而这些数据都是民政所几位干部职工逐一上门核对而来的。

  严把关取消500人低保资格

  谈起杜少慈拼命三郎的工作作风,城关镇党委副书记包敦权说,基层干部面对群众,有很多认识甚至还沾亲带故,特别是民政低保办理这一块,办起来容易取消难。但杜少慈推行的阳光民政,坚持入户实地调查,将低保政策、保障标准、保障金额、发放程序等向社会公开。通过公开、公示的动态监管,用程序和流程有效地化解了这种矛盾。

  他介绍,该所目前仅有四人,其中每天一人定点窗口服务外,剩余的3人都在山里对困难群众进行调查摸底。杜少慈踏遍了全镇21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居委会,今年上半年,杜少慈带领的民政所办理了全镇农村低保1295户,新增231人,取消257人;城市低保784户1751人,新增51人,取消284人。

  为抗灾曾7天7夜未回家

  说起杜少慈的工作,包敦权很感慨,岚皋县是一个十年九灾的山区县,2010年7月18日,县里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仅城关镇就有3656人无家可归。为了及时解决受灾群众的吃住问题,为抗洪救灾做好后勤保障,筹备救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里,杜少慈在工作岗位上七天七夜没有回家,确保了灾后群众的基本生活。

  包敦权说,2012年汛期,该镇部分村组又一次遭受了暴雨洪涝灾害,2358人受灾,杜少慈又带领民政所的同志转移安置灾民,筹集物资、物品,解决了受灾群众和特困群众的临时生活、居住等问题。岚皋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关镇民政所在杜少慈的带领下,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民政系统“先进单位”;2012年被安康市民政局授予“群众满意窗口单位”,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被民政部授予“群众满意窗口单位”和“全国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全国社会组织登记服务“群众满意窗口”示范民政所等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陈思存

编辑:手瓜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