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2013年9月19日播出《水灾过后 家园难建》,以下是节目实录:

  刚刚过去的夏天,陕西延安也遭遇了自194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最长、强度最广、暴雨日最多的持续强降雨,不仅造成了不少人员伤亡,还导致当地大量的房屋被冲毁。如今洪灾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那些遭受洪灾的老百姓生活怎么样?被洪水冲垮的房屋是不是已经修好?在入冬之前他们能否住进安全温暖的房子呢?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半小时》记者康敬锋在延安灾区进行了采访。

  一:延安暴雨导致窑洞坍塌,村民急需资金重新建房

  陕西省延长县郑庄镇,是延安市遭受洪灾比较严重的乡镇之一。通往乡镇和村里的道路损毁严重,房子有不少已经倒塌和损坏。石马科村村民许德兵家的几孔窑洞已经被坍塌的黄土掩盖。他告诉记者,25号大雨过后,就来得及带上铺盖离开了。

  许德兵告诉记者,这孔窑洞是父母居住的窑洞,塌方已经把门窗打烂并压在了黄土下面,里面的东西现在已经挖了出来,只留下灶台和睡觉的火炕。

  这些荆条编制的筐是许德兵家用来装粮食的,已经被打烂,而原来专门存放这些粮食的一孔小窑洞已经完全坍塌。许德兵说,粮仓里边有黑豆、黄豆,这瓮都塌了,也就是那个山里的猫把什么东西给吃了,米、黄米、糜子、谷子一些东西全给压了。这些东西基本上够一年多吃的,下来算的就是得八九袋粮,连玉米大概有9袋多,差不多10袋粮食了。

  许德兵和父母当时出去的时候,没有想到窑洞会塌,也就没有把粮食带走。洪水过后,当他们回到家里的时候,坍塌的土方已经把存放粮食和工具的窑洞完全掩埋,为了避免发生次生灾害,当地干部不让他们进入坍塌的窑洞。

  许德兵的母亲:“我过来看到就哭,说吃什么啊,粮食都压到这里边了,怎么吃啊。老婆、老汉哭了一会儿,那算了回吧,这娃娃们不让我拉箱子。最后所有干部来了说不让拉,就再没动,两个后生不想挖,我们老两口上手挖的。”

  许德兵和父母冒着危险,从坍塌的窑洞里把一些家具、电器,以及做饭用的锅碗瓢盆搬了出来,另外还把埋压的粮食、煤炭等挖出来一部分,我们看到很多没有挖出来的粮食,现在已经发芽长出了幼苗。

  许德兵告诉记者,抢出来的就中间这么一圈子,能吃的,能用的。剩下来的都是发霉的,人闻着都是发那种霉味的。

  许德兵和哥哥住的窑洞虽然没有坍塌,但是窑顶已经出现了很多裂缝,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家里种田用的农具和物品暂时放在这个窑洞里。

  许德兵:“时间长了,再下雨多了,它就估计也要塌了,门就那样了,现在也不敢挖了,也没办法往出挖了,你要挖这个地方,你看这土都是活的,说不准时间就要下来。这些地方基本就不能住了,也就不能说是再挖什么了。”

  这次长时间的降雨不仅摧毁了许德兵家的窑洞,降雨引发的泥石流还把他家的果树和田地一并冲毁,今年地里的庄稼几乎是颗粒无收。

  现在许德兵一家暂住在村委会的房子里,他和哥哥睡一间平房,父母住在另外一处窑洞里。在他和哥哥睡觉的房里地上,晾晒着抢挖出来的玉米、糜子、荞麦等粮食,这也是他们家里主要的口粮。这些粮食,徐德兵说能吃就吃,不能吃就喂鸡。玉米已经发霉人是不能吃了。现在家里也就是吃的面、米,都是买的。

  许德兵告诉记者,住在村集体的房子里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现在政府鼓励村民在地质条件好的地方建房,每户还补助3万元,但是对于许德兵这样的贫困家庭,建房的启动资金都没有。许德兵说一个是建房需要五六万元钱拿不出来,另外村里根本就没有好的地基,有好的地基还要跟人商量,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郑庄镇另外一个村子沙滩坪村,村民王振华带着记者进入他家看似完好的两孔窑洞,记者看到里面的墙皮大片脱落,湿漉漉的墙体已经出现了很多裂缝,由于下雨导致窑顶重量加重,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旁边两孔窑洞是王振华侄子的房子,房顶上的墙皮已经完全脱落,地上堆满了掉落的泥土,里面的石头都开裂了。

  王振华:“这个房子不敢住,谁敢住,那叫谁也不敢住,你看那么危险。你看裂缝多危险,根本不敢住人。”

 [1] [2] [3] [4] [5] 下一页

编辑:秦一乔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