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鹃)推进城镇化要花费资金建设公共设施,如何解决政府资金紧缺的问题?在日前召开的在陕全国人大代表“以关中城市群为主体加快陕西城镇化进程”专题调研汇报动员会上,省发改委副主任樊维斌提到,我省将借鉴澳大利亚、新西兰模式,设立城镇化发展建设基金。
樊维斌表示,下一步我省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从多方面完善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体系。人口管理方面,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户”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打破“农业户”与“非农业户”的“二元制”户籍登记管理模式;土地管理方面,三年内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工作,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使土地流转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财税和融资方面,理顺省、市、县公共服务职责和财政分配关系,加快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有利于人口城镇化的财税体制和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借鉴澳大利亚、新西兰模式,设立城镇化发展建设基金;行政区划方面,稳步推进计划单列市和扩权强县改革,加快推动有条件县撤县设区设市。
记者注意到,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多个场合提到过设立城镇化发展建设基金。“城镇化的整个支出绝不是地方财政所能承担的。”他说,由地方政府出一点儿钱,各个金融机构包括保险机构作为机构投资人,基金就建立起来了。建起来后,按市场规则来运行,每年可发一批债券——城市建设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