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际

门罗27年前曾访问中国 译林出版社获其7本书版权

  诺奖官网截图

门罗27年前曾访问中国 译林出版社获其7本书版权

  艾丽斯·芒罗 新华社发

  “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艾丽斯·芒罗

  主要作品

  《快乐影子舞》 (1968)

  《我青年时期的朋友》 (1973)

  《你以为你是谁?》 (1978)

  《爱的进程》 (1986)

  《公开的秘密》 (1994)

  《一个善良女子的爱》 (1996)

  《憎恨、友谊、求爱、爱恋、婚姻》 (2001)

  《逃离》 (2004)

  《石城远望》 (2006年)等

  北京时间昨晚7时,瑞典文学院宣布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82岁的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芒罗。记者了解到,这位加拿大女作家不仅有作品被翻译到中国出版,还曾在1986年底来中国访问过。她是诺奖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13位女性作家。

  82岁生日当天意外获奖

  巧合的是 ,昨天恰好是艾丽斯·芒罗的82岁生日。显然,瑞典学院给了她最好的生日礼物。诺奖给她的授奖词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她获奖后接受加拿大媒体采访,称“知道自己有机会,但从未想过会得奖。”

  此前的6月19日,艾丽斯·芒罗以去年出版小说集《亲爱的生活》获得安大略省的延龄草图书奖时,曾告诉当地一家报纸说:“我也许不再写了。”

  该报记者问她是不是当真,她回答:“噢,是的。”显然,这位诺奖新贵在3个月前就宣布退休了。

  她被称为“当代契诃夫”

  艾丽斯·芒罗(Alice Munro)1931年出生在渥太华,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安静的城市度过。她从少女时代即开始写小说,其代表作有《好荫凉之舞》和《爱的进程》。

  她的小说写的大多是这个城市郊区小镇中上演的平民中的爱情、家庭日常生活,而涉及的却都是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严肃主题。

  很多人把她和写美国南方生活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相比,而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甚至将她称为“当代契诃夫”,而在很多欧美媒体的评论中,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当代最伟大小说家”的称号。

  在孩子呼噜声旁创作

  芒罗20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她已结婚,还有孩子。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这位家庭主妇仍坚持控制自己的生活,并且总能找到时间写作。如今,她已创作了11部短篇小说集和一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

  1968年她37岁,她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一炮打红,并得了她的第一座加拿大总督文学奖。此时,她已是三个女儿的母亲。

  她的许多早期创作,是陆陆续续地在孩子的呼噜声旁,或者等待烤炉的间歇中完成的。事实上,《快乐影子舞》前后花了20年才写完。

  每隔两三年有新小说集出版

  50岁之后,她真正开始拥有自己的生活。不过她写的都是她30岁到50岁期间历史背景中发生的故事。1978年,她的另一部小说集《你以为你是谁》再给她捧来了一座总督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每隔4年都要出一部短篇小说集,开始享有世界级的名誉。

  近年来,在美国的重要文学刊物如《纽约客》《大西洋月刊》《巴黎评论》上,都可以经常读到艾丽斯·芒罗的作品。美国一年一度出版的《××××年最佳短篇小说集》中,也多会收入她的作品。她几乎每隔两三年便有新的小说集出版,曾三次获得加拿大最重要的总督奖,两次获得吉勒奖。我国的《世界文学》等刊物也多次对她的作品有过翻译与评介。可以说,芒罗在英语小说界的地位已经得到确立,在英语短篇小说创作方面可称得上“力拔头筹”。

  1986年曾访问过中国

  1986年底,芒罗曾访问过中国。《世界文学》杂志在2007年1期上,还特意刊发了《采访艾丽斯·芒罗》一文。在接受我国记者采访时,芒罗说:“那时女人的生活,似乎是很无定型的,她们在家里写作,但空余出的时间似乎又有很多非正式的社交活动。没人认为你具有自己独特内在的东西。你还没能证明给人看的东西,的确很难说是你所具有的。”

  随后,她还深情地回忆了当年的艰难:“我那时从来不向人述说言论、思想。趁孩子们午睡时写作是很难的,我不敢讲这个大话,现在的女人恐怕也做不到。这是我年轻时最艰难的地方。但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挺不错,因为那时我并没真正做好写作的准备,只是‘排练’而已。如果我二十五岁时就通过出版小说迅速证明了自己,那说不定倒是件糟糕的事情。”

  诚如艾丽斯·芒罗所说,因为有了年轻时苦难的“排练”和一生不辍的写作,她才在82岁高龄时成功将诺贝尔文学奖收入自己的创作行囊中。 记者 章学锋

  记者

  微调查

  译林社拿下她7本书版权

  昨日开奖前,夺奖大热门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及三位美国作家等夺奖大热门作家的各类中文译本及部分英文原著,便被各大图书网站打包挂在醒目位置兜售。各家网站使出浑身解数做各种打折、特价、随赠活动,力推获诺奖热门选手。

  记者在西安钟楼书店看到,借着诺奖开奖的热度,一众诺奖提名热门作家的作品已被摆在醒目位置。不过,最引人关注的还是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遇见百分百女孩》等图书常年热销,仅《挪威的森林》在钟楼书店的月销量就在30本左右。

  遗憾的是,记者在西安多家书店没发现一本艾丽斯·芒罗的作品。此前,国内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过她的《逃离》中文版,该作品由著名翻译家李文俊翻译。虽在国内从未热销过,但读者口碑一直不错。昨晚记者发稿时,南京的译林出版社通过微博确认,已签下艾丽斯·芒罗七部作品的版权协议。

  专家

  如是说

  石晓博:她对女性心理描写细腻到位

  昨晚7时许,记者第一时间连线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石晓博。这位对诺奖颇有研究的知名学者用了一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来概括自己此刻的心情。

  石晓博说,去年稳居博彩公司赔率榜单首位的莫言最终获奖,这在诺奖百年历史上都很少见。今年,大热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虽居榜首,但却第六次“打酱油”落败。“其实,这才是诺奖的常态。”谈及新晋得主芒罗时,石晓博坦言自己“读过她的书,但不多”。

  在石晓博的阅读感受里,艾丽斯·芒罗的笔触对准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女性,“似乎她是从自己和母亲身上找到灵感的,她对女性从少女到人妻与人母、再度过中年与老年的历程,尤其是对女性心理的描写非常细腻、到位。我从一些资料上看到,她始终执著地写作短篇小说,锤炼技艺,她30页短篇所用的心力堪比某些作家的长篇。因此,她在文坛的地位,被比作当代契诃夫——契诃夫的女传人。” 文/图 记者 章学锋

  胡宗峰:读她作品感觉很亲切

  昨晚,陕西省翻译家协会副主席、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胡宗峰受访时称,可以预料,这次获奖将带来一次艾丽斯·芒罗作品的翻译热潮。

  胡宗峰表示,艾丽斯·芒罗的获奖算是一次不大不小的冷门。“虽然加拿大也属于英语写作圈,但毕竟不如英美文学那么受关注。艾丽斯·芒罗一生专注于短篇小说,这似乎也和诺奖比较偏爱长篇小说作家的口味不同。她的作品风格都比较传统,因为她一直生活在加拿大比较偏僻的地方,所以写的也都是小镇人物。你读她的作品,会觉得很亲切,感觉不到文化、种族上的差异,好像描写的就是邻居这样身边的人。”

  胡宗峰觉得,这次艾丽斯·芒罗获奖,必将会给中国出版界带来一次英美作品翻译的热潮。“应当将好的英美作品介绍给国内读者,这些作品会将读者带进另一个世界。”

编辑:曹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