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2012年全国参加养老农民工仅为4543万人
记者前前后后采访了数十位老一代农民工,他们与周国庆有着相似的特点:年过半百,有的即将到60岁的“退休”年龄,有的已过“退休”年龄,但依旧在为生活打拼,对于他们而言,55元/月的新农保,在农村想要维持生活很难,绝大部分还得靠子女赡养,或者攒够钱供今后用。
国家统计局已连续3年发布了我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9年-2011年):50岁以上的农民工所占比已由2009年的4.2%,飙升到了2011年的14.3%,暴涨了近3倍。2012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仅为4543万人。
调查发现,农民工群体普遍存在着缺乏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任、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过高、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困难、累计缴费15年门槛难以逾越、地方政府不愿增加支出、企业不愿意为农民工缴费等等情况。很多农民工甚至连“新农保”、“社保续接”等政策是怎么回事都弄不清楚。
西安南郊一律师事务所的张文涛律师表示,农民工群体实际上应该是最需要养老保险以及其他保险的群体,但他们流动性高,也因此造成农民工群体参保率低。他认为,首先,国家为农民工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建立了一些规则,但是执行的比例不高;其次,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养老制度平台和网络。“50后”、“60后”农民工老了,并渐渐失去劳动能力,养老保险以及各项保险,都能对他们的权益提供最大的保障。但目前农民工在养老、医疗、工伤等权益方面相比城镇职工而言,还尚待完善。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生病时一般能撑则撑,撑不过去再到药店买药吃,被调查的民工中有三分之二的不上正规医院看病。农民工大都上有老,下有小,小的要读书,老的要养老。他们把钱袋子攥得紧紧的,不敢去正规医院看病,因为他们知道看一场大病动辄上万元,可能掏空家蓄,甚至债台高筑。近些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项工作组深入调研农民工主要输出地,了解农民工群体在当地保险、权益等落实情况,还成立了专门的农民工维权组织,但结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