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章明和制片人李向红和现场观众交流
影片主创人员亮相影片首映
华商网讯 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举斩获传媒大奖评委会特别大奖、中国新片入围奖、中国新片最佳导演提名奖三项大奖的、由西安嘉方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的影片《她们的名字叫红》,应邀作为第四届亚洲民间影像展开幕影片,于10月31日,在西安太平洋影城火热放映。
看过了《北京人在纽约》,听过了《上海人在东京》,《她们的名字叫红》讲述的是“美国人在小城”:美国青年卢卡斯,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船上邂逅了一个叫王红的女子。那个女子神秘却有韵味,卢卡斯决定随王红留在巫山。在巫山寻找王红时,他又认识了一个叫李红的女子……整部影片似乎与爱情无关,淡淡的情愫萦绕其中,有一种执着叫等待,有一种邂逅叫无奈。
小城故事多,看似一幅画,听似一首歌
提到小城故事,耳边都会响起那首熟悉的旋律,充满喜和乐的小城,故事真的特别多,为什么电影会以一个美国青年的角度来讲述。导演章明有自己的原因:“对外国人来讲,中国的大城市已经不再稀奇,反倒是小城市会让他们有奇遇的感觉。中国跟外面的交往更全面,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因此自然地,一个美国人成为了这部影片的主角,是我想象的外部对中国的关注,希望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中国的现实。”
《她们的名字叫红》从片名来讲,似乎就有几分特别的含义,章明坦言:“‘红’在中国从来都是一个常见、微妙的词,不管从字面意义还是从色彩的意义来看都是如此。影片两位县城的女孩名字都叫‘红’,她们归属完全不同的阶层,有各自迥异的生活轨迹,但是在一个四处漂泊的美国人眼前,两个女孩从乏味的日常生活中挣脱出来,真情流露的那些时刻,她们都面临同样的命运:奇遇、动情,然后也许永远错过。这部电影试图表达这样一种欲说还休的欲望,同时也呈现一种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带着一颗“真诚而感动”的心而来
对于这部关注现实的小成本影片,观众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和热情,从青岛特意赶来的观众表示:我朋友从上海国际电影节回来后强烈推荐这部影片,而且章明导演一直坚守做文艺片,我十分敬重,我是带着一颗“真诚而感动”的心而来的。
《她们的名字叫红》展示了一个“老外”体验观察中国当代小城市普通人生活的经历,讲述了一个貌似情感却又超越于情感之上的故事。影片延续了章明导演一贯的风格,虽没有明星大腕参演,但细密的叙事,平实的展现,幽默的台词,还有清新的文艺范儿,让不少观众发出了会心的赞叹。著名评论家和谷在看完本片后,称赞: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设置奇妙,纪实的风格与审美性的情调,使影片具备了当下时代生活的质感与人性的色彩。表演上摒弃花瓶式的虚伪的美,追求平常与独特,表现人物内在的情感波澜,在散漫而忧郁的调式中,诠释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城乡生活图景,揭示人的精神历程和命运玄机。
美国著名影评人Derek Elley评价到:在沉寂了若干年之后,章明2011年以那部令人关注的《郎在对门唱山歌》显示了复苏的信号,然而,这部最新的影片里,他设法在仍旧坚持个性电影制作风格元素的同时,于情绪层面上主动与观众进行交流。
做电影是一件奇妙的事情,一发不可收
身为《她们的名字叫红》制片人,李向红是一个被圈内圈外极多关注的人,因为她还有一个身份——《陕西日报》记者,当被问到为什么会拍电影,她侃侃而谈:“文化记者干的时间久了,自然就有了归属感,想把日积月累储存在记忆里的东西,以影像的形式展示出来和大家分享,所以就有了我的电影梦:透过身边的人和事,用镜头来讲述经历,感悟时代的变迁和我们的成长。”当年,李向红正是凭借着对电影的一腔热爱,主张、策划、牵头、组织、参与投资、并争取到紫阳县委县政府资金扶持以及多方帮助、找到影视公司承制,完成了享誉国内外的《郎在对门唱山歌》。
自那时起,电影梦在李向红心里一发不可收。《她们的名字叫红》是她和章明再度携手之作,已受邀第十届华语青年影像展等国内多个重要影展,作为开幕或闭幕影片,相继在上海、大连、北京、厦门等地展映,受到极大关注和高度好评。据李向红介绍,11月9日,《她们的名字叫红》将在北京百老汇电影中心首映,从而拉开全国公映的序幕。她还透露,目前正在筹备根据陕西作家姚家明小说《守望》改编的电影《这山望见那山高》,将担任制片人、总策划、总监制,计划于2014年春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