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0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昨日,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内,工作人员正在大气PM2.5(mini)采样器前记录样本

  左边为今年夏季某日西安PM2.5样本,右边为今年近期某日西安PM2.5样本

  开栏语

  进入10月,西安连续出现重度污染的雾霾天气,治污减霾形势严峻。市上主要领导指出,雾霾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强调要看到问题的急迫性和重要性,勇于担当,铁腕治理,以更大气力、更有力举措,确保空气质量有较大改善。强调要加强督察,狠抓落实,坚持领导带头、严格考核、媒体跟进,努力营造“治污减霾、人人有责,保卫蓝天、你我同行”的良好社会氛围。

  市委市政府如此铿锵有力地向雾霾宣战,确保市民身体健康的做法足以看出其诚心和决心。众所周知,雾霾的形成由来已久,而且无不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关联,战胜雾霾任重道远。但不争的事实是——由于西安持续推进蓝天保卫计划,与前些年相比,pm2.5的数值有明显下降,但仍然不容乐观。

  在与雾霾的战争中需要群策群力,任何单方面的行动都是力不从心的。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聚焦治污减霾系列报道,深度解读西安雾霾的成因、变化以及市委市政府治污减霾思路和举措。我们还会关注国外治污减霾的经验、做法和市民行动。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积极行动,践行环保理念,治污减霾的战争中没有旁观者。本报新闻热线:88229999

  从公开数据来看,与10年前的PM2.5浓度数值相比,西安目前的数值降低了4%,专家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委市政府开展的环境治理及实施的“蓝天行动”。但让人疑惑的是,为什么西安的雾霾还是如此严重,并几度位列全国“空气质量最差10个城市”,这是为什么呢?究竟要怎么做才可以降低雾霾?本报记者首次走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粉尘与气溶胶实验室,试图深入了解雾霾的成因变化以及防治之策。

  对于搞了一辈子雾霾研究的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邓顺熙来说,没有比眼下更忙碌的了,上午某区政府雾霾防治讲座还未结束,会议室外的车早已等候,准备将他拉向下一个会场,像这样的讲座、研讨会几乎占去他一半的工作时间。

  就在十几年前,邓顺熙所研究的领域并不为人所知,甚至连科研经费都有些紧张,短短10多年间,雾霾研究成了一门显学,从起初的无人问津到举世关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10多年来大气污染的变化和政府治理雾霾的决心。

  PM2.5浓度越高雾霾越严重

  10月30日,一场众人期盼的秋雨降落古城,尽管这是数十枚碘化银火箭弹的“杰作”,但久违的雨水冲去了空气中的土腥味,不少人纷纷取下口罩呼吸这难得的新鲜空气。此前,10月份西安仅收获5个蓝天,重度污染日就有8个。10月22日开始,西安连续出现雾霾污染天气,27日、28日达到了重度污染。28日,西安市气象局发布10月份以来第四个霾黄色预警信号,该日西安空气质量指数全市平均达到290,为重度污染,是10月1日以来空气质量最差的一天。

  让市民意想不到的是,10月30日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中,环保部再次将西安列为当日“空气质量最差10个城市”之一,PM2.5数值达到172,比排在最末的拉萨超出43倍。“PM2.5的威力会这么大?”很多人都发出这样的疑问,解答这个问题还需从雾霾与PM2.5的关系说起。

  “雾霾其实表示的是一种天气现象,它是指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而相对湿度小于80%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邓顺熙解释说,通俗地讲,因为肉眼看不见空气中的颗粒物降低空气的能见度,使蓝天消失,便形成了雾霾。 “研究表明PM2.5的浓度和雾霾之间有直接关系,PM2.5的浓度越高,雾霾天气就越重,反之亦然。”

  只有头发丝1/20大小的PM2.5并不能被肉眼看见,真正了解PM2.5只能通过特殊手段。10月31日,记者首次获准来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粉尘与气溶胶实验室,这里也是首次对平面媒体开放。在样本采集框内,全国近百个城市的PM2.5颗粒物样本通过科技手段直观展现在白色器皿中,白色器皿中的颜色越重,说明PM2.5的浓度越高。“从样本的收集情况来看,内地城市要比东部沿海城市严重,北方城市要比南方城市严重,冬季要比夏季严重!”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刘随心说。

  PM2.5浓度有继续下降趋势

  目前科学界基本认定,PM2.5主要来自煤炭、石油及其他矿物产生的颗粒物,以及机动车的尾气排放;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碳氢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通俗地讲就是来自尘、煤、车、柴,但不同季节各自所占比例又不一样,比如今年国庆节期间西安的机动车出行数量锐减,机动车排放物减少,但由于建筑扬尘的增多,同样导致了雾霾天气。”刘随心表示。

  从公开数据看,1979年,西安市PM2.5年平均浓度值高于175微克每立方米,随后数值不断回落,1994年达最低点,然后再次上升;1997年,西安市PM2.5年平均浓度值开始大幅上升,2006年达到最高点,随后,开始略微下降。

  邓顺熙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与10年前的PM2.5浓度数值相比,目前的数值降低了4%,并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他认为这得益于政府开展的环境治理和“蓝天行动”的实施。据公开报道,从1999年开始,西安市持续实施中小型燃煤锅炉拆改与大锅炉燃煤污染治理,仅拆改燃煤锅炉总数就达到5200多台,大型燃煤设施烟尘和二氧化硫实现达标排放,燃煤烟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年大气环境二氧化硫保持良好以上水平。

  为何PM2.5浓度降低而雾霾天仍然频发?邓顺熙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近些年关中地区工业发展,电厂、化工厂的新建和扩建,加上机动车的增多,单位面积排放的污染物量太大,超过了环境自净的能力,从而形成阶段性区域性高污染。另一方面,西安城市建设发展迅速,面积扩张太快,加之大楼越建越高,增大了城区的地面摩擦系数,削弱城区地面风速使风流经城区明显减弱,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低层大气的扩散能力,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容易在城区积累形成高浓度污染。“说白了一是没有风,二是污染排放过多!”邓顺熙解释说。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