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手机上收到银行发来的消费提醒短信,张女士才发现钱包丢了,而自己的信用卡在不到2个小时内被盗刷3次,这让张女士很是不解:我的信用卡需要签名的,怎么商场就没有核对呢?
>>失主反映
信用卡被盗刷商场有责任
今年4月17日晚7时许,市民张女士乘公交车出门,途中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到了晚上近9时许,她的手机上收到短信息,“是银行的,显示我的信用卡有3笔消费,这时我才发现我的钱包不见了,估计就是在公交车上丢失的。”
于是,张女士马上打电话报警,并给信用卡所属银行打电话,“查出来3笔消费都是在小寨附近,前两笔的数额也不多,但是第三笔一下子就刷了6487元,而且是一家大型商场。”
张女士说,她当晚赶到商场时,商场已经下班,“第二天,民警带着我分别找到我的信用卡被盗刷的地方,发现前两笔消费的地方都是小商店,第三笔是在一家商场里,查看监控录像发现,一个男的刷了两部手机,而且还装模作样输入密码,但是签名的时候签成了姓王。”张女士说,自己的信用卡并没有设置密码,“如果收银员核对一下签名,可能当时就能把这笔消费阻止了。”之后,她和商场交涉赔偿问题,但已过去6个多月,双方还没有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
>>记者走访
有超市不核对信用卡签名
7日上午,根据张女士的反映,记者联系到了这家商场的客服部经理魏女士,对方承认的确发生过此事,“由于工作失误发生这样的事,收银员的确有责任。”魏女士说,商场方曾表示愿意承担一定的责任,但并未与张女士达成协议,愿与对方通过司法途径确定责任并给予赔付。
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小东表示,由于张女士丢失信用卡在先,自身有一定的失误,但是商场在没有核对签名的情况下导致信用卡被盗刷成功,也存在一定的疏漏,应当对顾客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赔付,但如果双方无法就责任比例达成一致,建议诉诸法律进行解决。
记者通过走访多家超市商场发现,有超市在信用卡付账时并不会核对签名,而记者在商场里注意到,收银人员会对顾客的签名进行查看。
>>业内人士
“密码+签名”相对更安全
对此,一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卡消费时签名是一种国际惯例,但是国内一些银行会建议设置“密码+签名”的模式,正是考虑到在消费时忽视核对签名这一因素,而这也能相对安全一些。
该业内人士表示,部分银行已经推出了“失卡保障”服务,就是对持卡人在挂失前的一定时间内,因被人盗刷信用卡而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但若通过密码完成交易就无法享受失卡保障。该业内人士提醒,在日常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应对卡片本身和密码等保护好,一旦发现丢失,应及时联系银行挂失并报警,以免产生更大损失。(记者李小博)